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同学为了测定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该溶液20g,加入二氧化锰0.5g,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9.7g。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利用上述溶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消毒液,需该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区级联考】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7届九年级4月质量检测试卷(一)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某班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甲同学在烧杯中加入约5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__________溶液,此时溶液呈红色,接着用滴管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再用玻璃棒搅拌,发现溶液变为无色,于是他得出两者恰好中和的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对甲同学的结论提出了质疑,并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一:只有NaCl  猜想二:____________  猜想三:NaCl和NaOH

以上猜想中,你觉得不合理的是________。

为了验证另外两种猜想,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Na2CO3溶液

________

猜想二成立

【反思交流】实验结束后,废液处理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倒入下水道 B. 倒入废液缸 C. 带出实验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海安县2017届九年级学业水平测试(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与现象

B.化学与实验

镁在空气中燃烧——耀眼白光

铁在空气中燃烧一火星四射

磷在空气中燃烧——大量白烟

实验室制C0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

实验室制02-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电解水一说明水是由氢、氧原予构成

C.化学与生活

D.化学与健康

鉴别羊毛线和棉线——点燃嗅闻气味

鉴别磷肥与钾肥一观察颜色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往锅内加少量水

加碘盐——能防治“甲状腺肿大”

喝牛奶——有利于补钙

吃水果一补充维生素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南海2017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用玻璃棒蘸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

门纸上显示黑色字迹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

在铁片与铜片上分别滴入稀硫酸

铁片上有气泡,铜片上没有

铁比铜活泼

C

取一小片布料,点燃

有烧焦羽毛气味

布料含有动物纤维

D

向未知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白色沉淀

未知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南海2017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带活性炭口罩防雾覆的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B. 大力推广使用煤的液化、气化技术,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C. 焚烧农田里的秸秆和城市小区路上的落叶可净化环境

D.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酸过多的病人可口服少量的氢氧化钠中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仁寿县2017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代号,下同)__________________,最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CO2,其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①2NaHCO3Na2CO3+H2O+CO2↑ ②NH4HCO3NH3↑+H2O+CO2↑

某同学采用反应①的方法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他不选择反应②制取CO2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仁寿县2017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表中对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类别

归纳的知识

A

生活常识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明矾可用于净水。

B

安全常识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验纯;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可用石灰水中和。

C

环保常识

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化肥农药施放多一些没关系;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D

健康常识

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不能吃含黄曲霉毒素的食物。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江苏省常州市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多角度认识物质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如图是自然界中的转化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图中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纤维素、_________________;

(2)从物质转化的角度看,图中方框所示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木柴燃烧过程中是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4)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体现了自然界中的重要物质循环,图中参与循环的元素有_______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海南省三亚市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某校实验室有一批生锈的铁架台。为了除去铁锈,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超市购来一瓶“除锈液”。欲对“除锈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除锈液”的成分中含有___________( 填“酸”、“碱”或“盐”)。

【除锈实验探究】

该组同学向生锈铁架台喷“除锈液”,“泡”一段时间后发现有气泡产生。

【讨论】

小组同学讨论认为也可以用实验室的试剂自制一瓶“除锈液”。小华同学认为选择试剂___________合适。请你写出除去铁锈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除锈后,为了防止铁架台再锈蚀。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