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液化石油气是经加压后压缩袋钢瓶中的,瓶内压强是大气压强的7﹣8倍.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下列有关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丁烷中碳、氢元素的个数比为2:5

B.丁烷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丁烷是由碳、氢原子构成的有机物

D.在通常状况下,丁烷是气体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分析】由丁烷的微观结构示意图,1个丁烷分子是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C4H10

A、根据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丁烷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题意,液化石油气是经加压后压缩袋钢瓶中的,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由丁烷的微观结构示意图,1个丁烷分子是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C4H10

A、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2×4):(1×10)=24:5,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丁烷是由丁烷分子构成的,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液化石油气是经加压后压缩袋钢瓶中的,则可推断在通常状况下,丁烷是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选择氧气、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填空,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是  ,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的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融化成水   B.瓷碗破碎 C.钢丝弯曲 D.酒精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MnO2)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可以通过调节分液漏斗上的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分液漏斗中应放的物质是  ,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2)写出用该方法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要收集纯净的氧气,应选用装置   (填编号);

(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B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  .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其优点是   (填编号).

①生成物只有气体  ②不需加热   ③需加热  ④可以控制生成氧气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5年一些大城市雾霾天气仍然非常严重,形成雾霾天气的原因是空气中PM2.5含量的增加,PM2.5指的是(  )

A.SO2  B.可吸入颗粒物 C.NO2  D.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将10g 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 A完全反应后生成8g C和4g 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

A.1:1 B.2:1 C.4:1 D.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史上最贵”的实验:

步骤Ⅰ.让金刚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收集生成的气体;

步骤Ⅱ.让足量镁条在步骤Ⅰ生成的气体中燃烧,生成黑色的炭粉和白色的固体氧化物.

(1)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基本反应类型是  

(2)若金刚石质量为m1,按上述步骤反应且转化完全,生成的炭粉质量为m2,则m1  m2(填“<”、“=”、“>”),理由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

A.用水冲灭 B.用嘴吹灭

C.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用湿抹布扑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生活中有许多宝贵的经验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做法科学的是(  )         

A.常喝纯水有益健康                                         

B.用热水配制食盐水,可加快食盐的溶解速率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可使农作物增收                            

D.无色透明的塑料袋都可以盛装食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