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Mg、Zn、Fe与稀盐酸反应

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与足量的镁粉、锌粉

将铜片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

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锌和盐酸溶液中加入锌粒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A、根据可知, 24份质量的镁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65份质量的锌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56份质量的铁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 Mg、Zn、Fe与稀盐酸反应时,生成等质量的氢气,需要的镁的质量最小,需要锌的质量最多,与图像不符,故A错误;

B、根据可知用等质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分别与足量的镁粉和锌粉反应,最终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镁的活动性强于锌,故对应的曲线是镁的比锌的斜率大,与图像相符,故B正确;

C、根据可知铜与硝酸银生成硝酸铜和银,每64份质量的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216份质量的银,反应后固体质量会增大,不会减小,与图像不符,故C错误;

D、往一定质量的ZnCl2HC1溶液中加入锌粒,溶液的质量增加,当稀盐酸反应完全时,溶液的质量不再能增加,故D错误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生命之源。

(1)如图是某同学所画的自制简易净水器示意图。

制作材料:见图标注,则a是________ , b是_________

使用说明: 使用一段时间后,有关物质吸附杂质已达饱和。这时清洗后可以继续使用的是纱布、石英砂和_____,需要更换的是膨松棉和________

(2)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玻璃仪器除了烧杯、漏斗外还需要 _____,其作用是 _____

(3)生活中常用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____

(4)电解水实验如图2所示,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下列关于电解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水分子发生了改变 B.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水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5)北京极度缺水,应提倡节约用水.下列节水措施合理的是___(填序号).

a.用淘米水浇花 b.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c.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d.使用节水龙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电解水实验如下图所示。

1)试管2中生成的气体为_______

2)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名称下写出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

3)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下图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B. t1时,可以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丙溶液

C. 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甲的质量比析出乙的质量大

D. 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到t2时,溶质质量分数为甲>乙>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E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A和D是两种常见的碱;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它们相互间转化或发生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请回答:

⑴B的化学式是________

⑵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O、C、Al、Fe、Cu中的一种或两种元素组成的.在通常情况下,A、B、D与其他物质的状态不同,其中D、B为化合物,D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3:8;E固体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用来净化水;F为紫红色固体,G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它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一种C合金的名称_______;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写出G→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17号元素属于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其次外层电子数为 ______

②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 ______________数关系密切;在同一族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规律有 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 _______。第16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形成 _________(填离子符号),该元素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B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填装置编号),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小明将高锰酸钾混入氯酸钾中,加热时发现氯酸钾的反应速率加快,在此反应中高锰酸钾______(填“是”或“不是”)催化剂。

(2)小明若用D装置来收集氧气,则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

(3)小明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完毕后,拆卸装置的正确排序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撤去酒精灯 ②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

③从铁架台上拆下试管 ④清洗仪器并放回指定位置

(4)实验室进行实验需要制取少量的乙炔气体,小婷同学查得相关资料如下:

Ⅰ.乙炔(C2H2)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比空气轻,微溶于水,易燃烧。

Ⅱ.(A)天然气在电炉高温下反应可生成乙炔:CH4 C2H2 + H2

(B)固体碳化钙(CaC2)与水反应可生成:CaC2+ H2OCa(OH)2 + C2H2↑则实验室制取乙炔气体应选择的反应是________(填“A”或“B”),制取乙炔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

(5)已知:氨气(NH3)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实验室收集氨气时,为防止多余的氨气逸散到空气中,最好选用上面的____(填“E”或“F”)装置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汉代海昏侯国遗址考古发掘出大量珍贵文物。

(1)下图是首都博物馆展出的3件文物,其中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填序号)。

(2)出土的铁质编磬锈蚀严重,金饼却依然金光灿灿,从物质性质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

(3)钢铁露置在空气中易生锈,请提出防止其生锈的一种措施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