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有关氧气的收集、检验、验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装置为向下排空气法,可用于收集氧气

B. 利用乙装置收集氧气,气体从a通入

C.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丙中,若木条熄灭表明该气体是氧气

D.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于丁装置 d 处可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答案】D

【解析】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故A错误;

B.氧气的密度比水小,利用乙装置收集氧气,气体从b通入,故B错误;

C.氧气具有助燃性,用燃着的木条伸入丙中,若木条燃烧得更旺盛,表明该气体是氧气,故C错误;

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装置丁收集氧气时,氧气从长管进入,氧气具有助燃性,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于丁装置 d 处可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故D正确。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一阶段的化学学习,我们知道了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和相关性质,实验室提供了以下药品和仪器装置制取气体,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药品)①氯酸钾 ②高锰酸钾 ③过氧化氢 ④二氧化锰 ⑤稀盐酸

(装置)

1)写出A图中①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

2)小聪同学选择药品③和④制取气体,则他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或D.该反应在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则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亮同学用装置A制取氧气,则加热时试管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4)小秀用装置F收集了半瓶氧气,然后将红热的细铁丝伸入该集气瓶中继续做气体性质实验,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操作有误或不规范,很可能造成失败甚至酿成事故.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铱﹣192是高危放射源,会危害人体健康.据如图判断,有关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铱元素是金属元素B. 铱的元素符号是Ir

C. 铱原子的原子序数为77D. 铱元素的相对原子量为192.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用语表示:

12个氮原子________

2)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________

3是硫元素的某种粒子结构示意图,该图表示________(填粒子符号)

4)三个铁原子______

5)两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知识,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友情提示:所选装置均填序号)

1)写出指定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时,用排水法收集O2完毕后,停止实验时的操作顺序是____

A 先取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B 先熄灭酒精灯再取出导管

3)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并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请从以上装置图中选出相关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根据图中的转化规律,请回答以下问题:(主要成分之间的转化)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2)反应②是典型的_______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

3)反应③中反应物为熟石灰和气体_____

A CO2B CO C 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是碳粉、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小明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学生.做完实验后,他发现了一些共同点:

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________,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是放热反应,在反应基本类型方面,三个化学反应都是____________反应.

2)小明同时也总结出在生成物的状态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几个方面存在不同.请你替小明同学填写空格:

生成物的状态不同于其他两个的是_______________,丙中生成物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甲中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还总结出: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其中甲、丙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分别是: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乙装置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联系生活实际作了如下探究:

Ⅰ.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烧杯中放有燃着的蜡烛和澄清石灰水,并罩上一玻璃杯。

1)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火焰熄灭,且_____

2)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_____

Ⅱ.小华对妈妈杀鱼时从鱼肚内取出的鳔产生了兴趣,并做了如下实验。

3)将鳔浸在水里剪个小孔,看到一串串气泡冒出,他立即用_____法收集到了甲、乙、丙三瓶气体(连续多次操作)。

4)将点燃的红磷迅速放入甲瓶中(装置如图2所示),等装置冷却后松开夹子,流入瓶中的水约占瓶子容积的 ;往乙瓶中倒入一些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马上变浑浊。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鱼鳔内这两种气体的含量与空气中有什么区别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他用空气重复了上述实验,通过对比得出了如下结论_____

6)若请你来检验丙瓶内的鱼鳔气体中含有氧气,你的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