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2018116天河工程卫星模型在第12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首次亮相。天河工程是一项创新性空中水资源开发利用专项工程。将采取新型人工干预技术,实现不同地域间空中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的统筹调控和利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中(大气中)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之间的转化主要发生了________(填物理化学)变化。地表水较多是硬水,硬水给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原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2天河工程卫星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作卫星天线。下图是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镍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 ,x 的数值是____ y 的数值是___________

【答案】物理 肥皂水 煮沸 58.69 28 2

【解析】

1)空中(大气中)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之间的转化,没有生成新物质,主要发生了物理变化;鉴别硬水或软水方法是取样,加入肥皂水,观察泡沫多少;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原生物的方法是煮沸;故填:物理;肥皂水;煮沸;

2)由图可知镍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8.69;从镍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得知x的数值是28;再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得y=28-2-8-16=2;故填:58.6928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做实验时,不小心将镁条掉入到碳酸氢钠溶液中,发现产生大量的气泡和白色不溶物。他非常好奇,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探究1:镁条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可能是二氧化碳

乙同学猜想:可能是氢气。

同学们作出猜想的依据是_____

(设计实验)

将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做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将收集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_____

甲同学猜想错误

②将收集的气体点燃

气体燃烧,产生_____火焰,有尖锐的爆鸣声

乙同学猜想正确

实验探究2:产生的白色不溶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

Mg(OH)2难溶于水:MgCO3微溶于水:这两种物质受热都会分解成两种氧化物;

②白色无水CuSO4粉末遇水变蓝色。

(提出猜想)

猜想1:白色固体是Mg(OH)2

猜想2:白色固体是MgCO3

猜想3_____

(实验验证)

①取白色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得出猜想1不正确,写出生该现象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

②小明通过进一步实验验证得出猜想3成立,写出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四种物质(或其溶液)分别是HCl NaOHCuSO4CuO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与其他物质均已略去)“→”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反应。


(1)举出氢氧化钠的一种用途_____

(2)B_____

(3)A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D可以用_____(填一种物质)替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气体可能由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一种或多种气体组成,经测定其中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2,则关于该气体的正确说法是(  )

A. 一定是纯净物

B. 一定是COCO2的混合物

C. 该气体最多的可能组成的2

D. 该气体最多的可能组成有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课堂上,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分组实验。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都呈中性。

1)第I组实验:探究酸和碱的反应。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并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充分振荡后,再逐滴滴入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测得溶液的pH7.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

2)第Ⅱ组实验:为了探究一瓶忘记盖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提出猜想)

猜想1;溶质是氢氧化钠;

猜想2:溶质是________

猜想3:溶质是碳酸钠。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________

猜想3成立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交流讨论)

老师问:“若向少量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猜想3一定成立吗?”同学们交流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3不一定成立,原因是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两组实验后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废液缸中进行集中处理。若使废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氯化钠(酚酞除外)则需向废液中加入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 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t2°C,物质a与物质c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

Bt3°C,80 g物质a加入到200 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

Ct1°C,物质a与物质b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填“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 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乙>

B.t2℃时,20g 丙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70g溶液

C.若要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D.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结合如图所示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写出图中C方框内甲、乙两种粒子的符号:甲______,乙______

(3)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上述反应的实质是______(填粒子符号,下同)和______结合成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金属起着重要的作用。

(1)青铜是铜锡合金,其属于_______________( “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

(2)工人师傅常用稀盐酸除铁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生铁和钢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采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炼铁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向硝酸银和硝酸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后,对混合物进行过滤,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