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水是生命之源,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1)除去食盐水中混有的泥沙,操作方法是  

(2)世博园直饮水主要生产流程为:自来水→活性炭→超滤膜分离→紫外线→直饮水.其中活性炭起  作用.

(3)生活中可以采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可以通过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和全杜会的责任.下列做法有利于防止水资源污染的是  

①农业生产中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②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③不用含磷冼衣粉④将海水淡化.


【考点】水的净化;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硬水与软水;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分析】(1)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固体可以使用过滤的方法;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

(3)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水污染的途径来推测出防止水污染的方法来判断.

【解答】解:

(1)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固体可以使用过滤的方法,所以本题答案为:过滤;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所以本题答案为:吸附;

(3)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水污染途径有: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农业废水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化肥和农药的任意使用,所以防治方法是: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由于含磷洗衣粉能使水富营养化,造成赤潮和水华现象,所以不用含磷洗衣粉有利于防止水污染,海水淡化与水的污染没有直接关系.

答案:

(1)过滤;

(2)吸附;

(3)肥皂水;

(4)①②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加入块状固体  B.

  量取液体体积  C.

  过滤液体  D.

 熄灭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糖水             B.豆浆             C.冰水             D.牛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镁条燃烧发出白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  )

A..点燃    B..通入氧气中加热

C..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通入灼热的氧化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亮亮同学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中,发现镁条燃烧除生成白色固体(MgO)外,还有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生成.这种淡黄色固体是什么呢?亮亮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关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将该淡黄色固体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

实验现象:在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并有刺激性的氨味气体产生.

教师指导:

上述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为Mg(OH)2,生成的气体为NH3;反应过程中没有任何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问题解决:此淡黄色固体中肯定含有镁元素和  元素,判断的依据是  ;若该物质仅由两种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  ,此物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相关结论:空气中氮气(N2)和氧气(O2)的体积比约为 1 ,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由此得出的一个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给液体加热  C.

稀释浓硫酸  D.

闻气体气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E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B为黑色固体,C为气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E为气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                                  

B  、C  、D、  .                                        

(2)写出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