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图表示CO2的循环过程,其中物质X能为人体直接提供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2:1

B.转化1是自然界中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主要途径

C.X在人体中氧化产生的CO2如不及时排出,则血液的pH将增大

D.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的成分相比,CO2和H2O的含量增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陕西省西安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5%

B. 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为B>C =A

C. 将t1℃时A、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A、C两溶液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 将t2℃时A、B、C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溶质质量最多是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2

1

16

16

反应后的质量(g)

17

m

6

11

A.物质Y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C.反应后Z和Y的质量比为6∶1

D.Z和W反应的质量比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西钦州市高新区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化学小组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木炭粉和氧化铜反应后气体产物的成分。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反应前木炭粉和氧化铜的质量为12.80g,玻璃管质量为52.30g;反应后玻璃管及其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64.81g,装置B增重0.22g,装置C质量未改变。关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C-12O-16)

①当玻璃管中有红色物质生成时,碳与氧化铜的反应结束

②玻璃管中反应结束后仍要缓缓通入氮气将装置内残留的气体生成物排出

③玻璃管中反应生成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

④NaOH与CO2反应导致装置B质量增加

⑤装置C的质量未改变说明没有气体通入该装置

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西钦州市高新区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A.植物的呼吸作用

B.含碳燃料的燃烧

C.发展利用氢燃料

D.人和动物的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西钦州市高新区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因此燃烧均能看到火焰

B.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因此有能量释放的变化都是化学反应

C.原子失去电子后该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因此阳离子得到电子后一定变成原子

D.任何可燃气体跟空气充分混合后遇火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当氢气、天然气、煤气等发生泄漏时,应杜绝一切火源、火星,以防发生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福建省龙海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性质。

物质用途

金刚石切割玻璃

石墨作电极

活性炭净水

对应性质

(2)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3)过多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写出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

(4)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二氧化碳和氨气(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有煤、 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6)天然气中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7)与煤相比,用天然气做燃料的优点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四川省英才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某学生为了证明甲烷中含有碳、氢元素,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证明甲烷中含有碳、氢元素

实验用品:火柴、盛有甲烷的贮气瓶、一个光洁干燥的小烧杯、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 论

(1)点燃甲烷

(2)将光洁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甲烷燃烧的火焰上方

现象______________

证明含有________元素

(3)将蘸有__________的小烧杯罩在甲烷燃烧的火焰上方

现象______________

证明含有碳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房山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同学们在科学实践活动课上自制豆腐。将富含蛋白质的黄豆经水浸、磨浆、除渣、加热、沉淀等过程得到豆腐。

(1)除渣的操作是________。

(2)磨浆过程发生的是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