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在加有石蕊的稀硫酸中,加入下列物质的过程中,溶液始终显红色的是(  )
A.碳酸钾溶液B.氧化锌C.氯化钡溶液D.

分析 根据题意,加有石蕊的稀硫酸中,加入下列物质的过程中,溶液始终显红色,说明反应过程中始终存在酸性物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碳酸钾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颜色会由红色变为紫色,继续加入碳酸钾溶液,溶液颜色变为蓝色,故选项错误.
B、氧化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颜色会由红色变为紫色,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生成的盐酸显酸性,溶液始终显红色,故选项正确.
D、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颜色会由红色变为紫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石蕊溶液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够成物质的最小微粒B.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决定
C.一种元素只能够成一种单质D.同种元素,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小明买了一种“汽泡爽”的冲调饮料.
小明阅读资料发现:“汽泡爽”原料中的柠檬酸和小苏打(NaHCO3)粉末混合后加水,可以发生以下反应,3NaHCO3+C6H8O7=C6H5O7Na3+3H2O+3CO2
(1)小明想探究加水温度对产生气体量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序号加入水的体积加入水的温度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
1200mL15℃a(待记录)
2200mL50℃b(待记录)
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采用相同的两套实验装置(如图)分别完成上述实验,在A中加入水,再加入一袋“汽泡爽”,迅速塞紧胶塞.量筒C用于收集A中产生的气体所排出的液体,冷却至室温后读取数据.B中油层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在水中
(2)通过实验,小明测得:a=64mL,b=82mL,由此获得结论:
“汽泡爽”产生气体的量与加水温度有关系.但是老师看到小
明的实验报告后却指出:两套装置中,“汽泡爽”产生气体的      A     B    C
总量应该近似相等,与温度关系不大,其本质原因是反应物质量没变.
(3)通过反思,为了证明老师的观点,小明继续利用(3)中已反应完的两套装置,又做了一步实验,发现两套装置最终收集到的气体的总量确实相近,他的实验操作是不断摇动锥形瓶A,继续收集气体并测量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2月5日报道,美国科学家使用特殊的催化剂,在阳光下将水变成了可燃的甲烷,这让饱受能源枯竭威胁的人类看到了希望.帮助他们完成这一转化的是一个小小的二氧化钛(TiO2)纳米管.科学家们用这种纳米管催化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结果得到了甲烷(一种碳氢化合物,是天然气、沼气、煤气等的主要成分).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从化学原理上讲,这一反应没有违背质量守恒定律
B.甲烷是一种有机物,它能在空气中燃烧
C.二氧化钛是一种金属氧化物,反应前后它的质量不变
D.这一反应是一个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离子组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O3-  Fe3+  Na+  OH-B.K+  SO42-  Na+  NO3-
C.Cl-  K+   SO42+   Ba2+D.Ca2+  Cl-   CO32-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1)化学的学科特征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从Na、Mg原子结构示意图()推知,金属Na、Mg性质不同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合理即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合理即可).由此可见,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2)如图是水厂利用涪江河中的水生产自来水的主要流程:

①涪江河中的水属于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Ⅰ.A池中通过过滤(填操作名称)除去水中的固体杂质.
Ⅱ.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的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用氯气和亚氯酸钠(NaClO2)反应制取ClO2的反应方程式为:Cl2+2NaClO2═2ClO2+2X.则X的化学式为NaCl.
Ⅲ.国家规定的自来水的PH范围为6.5~8.5,为了测定家用自来水是否达到这一标准,可用pH计来进行检测.
③水中的Ca2+,Mg2+受热后转化为沉淀,即通常所说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氢氧化镁.
④把自来水进一步净化为蒸馏水的实验方法是蒸馏,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蒸馏烧瓶里,通常要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作用是防止出现爆沸.
(3)“化学多米诺实验”是利用化学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力,使多个化学反应依次发生(整个反应只需要第一个反应发生,就好像多米诺骨牌游戏一样).以下就是一个“化学多米诺实验”,如图所示的A~H各装置中分别盛放的物质为:A.稀硫酸;B.锌粒;C.3%H2O2溶液;D.MnO2;E.某溶液;F.某块状固体;G.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H.足量澄清石灰水.请回答以下各题:

①反应开始后,若G中出现红色,H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判断E、F中的物质可能分别是稀盐酸、石灰石.
②依据①中实验现象,按基本反应类型写出该实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Ⅰ.化合反应:CO2+H2O═H2CO3
Ⅱ.分解反应: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Ⅲ.置换反应:Zn+H2S04=ZnSO4+H2↑.
Ⅳ.复分解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B无水硫酸铜变蓝,则说明A装置产生的氢气中含有水蒸气.
(2)若C处出现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说明A装置产生的氢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
(3)装置D处浓硫酸的作用干燥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氧分子2O2
(2)铝离子Al3+
(3)硝酸钙中钙元素显+2价$\stackrel{+2}{Ca}$(NO32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5)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
(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在K2CO3、K2SO4、AgNO3三种溶液中分别滴入BaCl2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B.将SO3,加入到滴有石蕊试液的蒸馏水中,溶液显红色
C.未密封保存的苛性钠遇盐酸有气体生成
D.将稀硫酸溶液加入到某固体粉末中,有无色气体产生,该固体粉末一定是金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