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原水(未经处理的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可用次氯酸杀死细菌。氯气溶解于水时,可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某水厂生产自来水的净化步骤如图1所示:

1A步骤中加明矾的作用为_____

2)该厂生产的自来水是_____。(填纯净物混合物

3)能消毒杀菌的步骤为_____(填标号)。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2表示:(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表示氯原子)

①图乙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反应;

②上述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填化学式);

③根据图甲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B.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该反应中CD的分子个数比11

4)日常生活中使用硬水会带来许多麻烦,家庭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硬度的方法_____

【答案】形成胶状物,吸附杂质,加速沉降 混合物 D 分解 H2O BD 煮沸

【解析】

1A步中加明矾的作用是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悬浮物有吸附作用,使杂质沉降而达到净水的目的;故填:形成胶状物,吸附杂质,加速沉降;

2)该厂生产的自来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3)氯气能消毒杀菌,能消毒杀菌的步骤为D;故填:D

①乙图的反应物是次氯酸,生成物是氯化氢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HClO2HCl+O2,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

②反应中的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填:H2O

A.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转化为﹣1价和+1价,此选项错误;B.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此选项正确;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此选项错误;D.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即CD的分子个数比11,此选项正确。故选BD

4)家庭生活中常用煮沸来降低水硬度;故填:煮沸。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松油醇(C10H18O)是一种调香香精,多存在于松节油、芳樟油、玉树油、橙花油中。请回答:

(1)松油醇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

(2)松油醇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碳元素与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_____

(3)15.4克松油醇与_____克葡萄糖(C6H12O6)所含碳元素质量相等?(该问书写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华和小明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对氯酸钾制氧气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学习。

资料:

①氯酸钾的熔点约为356℃,二氧化锰的分解温度约为535℃。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受热物质的温度一般约为400℃左右;

②不同配比是指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

③氯酸钾分解时,传感器得到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2)及不同配比时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3)如下:

请回答问题:

1)二氧化锰在535℃以上分解生成四氧化三锰和氧气,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分析图2,氧气的浓度随温度升高逐渐减小,在380℃突然增大的原因是氯酸钾分解温度______(高于等于低于”)其熔点。

3)分析图3,氯酸钾分解温度随物质配比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

4)为证实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小华利用如图4装置进行如表所示的实验: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I

检查气密性

II

分别在“Y”形管两侧支管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塞紧橡皮塞

III

分别用酒精灯先后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气管口。

加热左侧支管,可观察到

加热右侧支管,可观察到

IV

冷却后,将“Y”形管左侧支管中部分二氧化锰混入右侧支管中,振荡“Y”形管,加热,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

加热时间短于步骤III,木条很快复燃。

请回答:

①完善步骤Ⅲ中的填空:加热左侧支管,可观察到_______,加热左侧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加热右侧支管,可观察到_______

②步骤Ⅳ中,将二氧化锰混入右侧支管有余热的氯酸钾中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

③小华认为根据步骤Ⅳ的实验现象就能说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但小明不同意她的观点,小明认为还需证明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华完善了实验方案,最终验证了自己的结论,则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制笔行业中经常用到铱(Ir)等贵金属,现有六种含铱元素的物质:Ir2O3IrO2IrOH3IrOH4IrCl3IrCl4,请回答下列问题:

1Ir2O3读作______;从物质分类角度来看,IrCl4属于______(填选项);

a.氧化物b.单质c.化合物d.混合物

2IrO2可在如热条件下被H2还原得到Ir,写出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Ir______构成(选填原子分子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发现,香蕉有缓解压力和焦虑的作用,因为香蕉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6,维生素B6C8H10NO5P)是合成人体血清素的重要成分,而血清素具有镇痛、催眠、安神等作用,100g的香蕉含有维生素B6的质量为0.22mg,请回答以下问题:

1)维生素B6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混合物);

2)维生素B6含有______种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3)维生素B6中磷元素与氢元素的元素质量比为______

4)每天吃一条香蕉约180g,则能摄入维生素B6的质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依据下列20℃时的实验和数据回答问题。

已知20℃时,NaCl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g88g.

1)①~⑤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①~⑤所得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溶质质量:①< B.溶液质量:②<

C.溶质质量分数:①= D.⑤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冰雪融化,火力发电 B. 钢铁生锈,纸的燃烧

C. 蜡烛燃烧,蜡烛融化 D. 汽油挥发,食物腐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正确的是(  )

A. 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所以燃烧能生成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B. 铁丝在氧气中能够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在空气中一定能够燃烧

C. 二氧化碳能使燃着木条熄灭,所以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D. 水与过氧化氢都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______、天然气和石油常称为三大化石燃料,其中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导致很多环境问题。今年我国大范围内出现了雾霾天气,PM2.5的颗粒是造成这种天气的“元凶”之一,下列行为会增加PM2.5排放的是______

A.将校园的垃圾堆积起来,就地焚烧,减少清洁工人的工作量

B.为方便出门兜风,彰显经济实力,提倡大量购买和使用私家车

C.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D.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3)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我们有待继续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有______(至少写两种);

4)燃料的合理利用,首先就是要让燃料充分燃烧,请解释下列让燃料充分燃烧的措施中所依据的原理:①将煤制成蜂窝煤______;②用扇子扇煤炉火______

5)“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甲醇(CH4OB.甲酸(CH2O2C.乙醇(C2H6OD.乙酸(C2H4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