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有关金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子数为79 B. 原子序数为118

C. 核电荷数为79 D. 相对原子质量为197.0g

【答案】C

【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79,表示原子序数为79;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为79,而不是中子数为79,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79,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9,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79,表示原子序数为79;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7.0,单位是“1”,省略,不是“g”,错误。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仪器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图1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

2)实验室选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可选择发生装置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氧气可选用C装置,理由是___________若收集时水槽中的水成紫红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收集完气体后,测得氧气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填序号)

A.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 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3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集气瓶底需要放少量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氨气是一种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实验室可用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则可选用_____装置作为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若使用装置F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_____管(填“c”“d”)通入如果选用图2装置进行制备并验证氨气的性质,当实验开始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酚酞试液变红,且可以看到燃着的蜡烛熄灭根据信息你认为:玻璃导管没有伸入酚酞试液中的原因是_________;蜡烛熄灭说明氨气_______________(填化学性质,任写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5月我国海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试采获得成功。201761日,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反响,使能源和环境问题再次成为热点。可燃冰是资源量丰富的高效清洁能源,能释放出天然气。

(1)生活中,可以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获得热量,甲烷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工业上,可以利用甲烷获得氢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图1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图2横线处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在甲骨上刻文字

B.指南针指引航海

C.用泥土烧制陶瓷

D.用石块修筑长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a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

(2)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采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实验开始前应先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

(3)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采用装置AC,结果实验失败,原因是________

(4)若实验室选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b”“c”)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_(“b”“c”)端通入。

(5)常温下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请你利用下图仪器III,设计收集一瓶较纯净的NO的操作方法: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挥发性 B.溶解性 C.导电性 D.可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氮气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

1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HCO3)的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___________不同分离出氮气和氧气。

(2) 若图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氮原子,图1中步骤②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图中属于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②上述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由上述微观示意图可以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一个信息是:____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

(4)2是化肥碳酸氢铵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碳酸氢铵具有的性质是____(填字母)

A.易溶于水 B.有挥发性 C.受热易分解

(5)这种化肥含氮量是否达到16%呢?带着这些问题,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了一些化肥样品,进入实验室。

【查找资料】①碱石灰能够吸收H2OCO2,但是不吸收NH3

②浓硫酸能吸收NH3但是不吸收CO2

【性质探究】该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①用A装置给碳酸氢铵加热,装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

②取适量碳酸氢铵加入试管,连接AB装置,加热, B中的现象是_______

③碳酸氢铵在受热时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量分析】将装置ACD依次连接,加入20g化肥样品,加热至A中固体完全消失。

她称量装置D的质量如表:

实验前D装置的质量

149g

实验后D装置的质量

152.4g

④由此分析得知:反应中产生氨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⑤通过反应的表达式可以知道:氨气中氮元素全部来自于碳酸氢铵(假设杂质中不含氮元素),请计算此化肥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写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定量实验测定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通过实验他得出空气是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反应H2SO4+Ba(OH)2=BaSO4↓+2H2O涉及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H2SO4 B.Ba(OH)2 C.BaSO4 D.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