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用序号填空:
下列描述属物理变化的是③④;属化学变化的是①⑤⑥;描述物理性质的是⑧;描述化学性质的是②⑦.
①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铁、钢易生锈;③电灯发光;④冰雪融化;⑤煤气燃烧;
⑥铜器上出现铜绿;⑦镁能燃烧;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味道、溶解性等;性质和变化,性质是特性,变化是过程,描述性质一般用“能、易、难、会、可以”等.

解答 解:①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新物质碳酸钙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②铁、钢易生锈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③电灯发光的过程中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④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⑤煤气燃烧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⑥铜器上出现铜绿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铜绿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⑦镁能燃烧,需要通过镁燃烧这一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描述的是颜色、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故答案为:③④;①⑤⑥;⑧;②⑦.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充分理解两种变化和两种性质的概念与区别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B.氧气C.二氧化碳D.氯化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①澄清石灰水Ca(OH)2.,
②盐酸HCl,
③食盐水NaCl,
④铁粉放入过量的稀硫酸中FeSO4、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写出下列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曾青得铁则化为铜Fe+CuSO4═FeSO4+Cu;
②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③铝的自我保护4Al+3O2═2Al2O3
④实验室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
⑤有机物C3H8完全燃烧C3H8+5O2$\frac{\underline{\;点燃\;}}{\;}$3CO2+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仪器的名称:a长颈漏斗;b酒精灯.
(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确定发生装置需要考虑的两种因素有AC(填序号).
A.反应物的状态  B.气体的密度    C.反应的条件   D.气体的溶解性
(3)加入药品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发生装置应该选用A,该装置有一处不足,请改正: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用装置C,若用该装置收集的氧气也不纯,原因可能是刚出现气泡就开始收集.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该气体是氧气.若使用C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防止水倒流进试管,炸裂试管.
(5)甲同学从上图中选择B、C装置的组合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在用脚皮管连接装置B和C中的玻璃导管时,应先把玻璃管口润湿,然后稍稍用力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收集气体前,应将集气瓶装满水并盖上玻璃片.收集氧气还可选用的装置是E.
[拓展延伸]实验发现,KClO3固体加热制取O2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KMnO4固体与KClO3固体混合加热,则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请说明KMnO4在KClO3的分解反应中是否作催化剂,为什么?高锰酸钾不是催化剂,加了高锰酸钾之后,产生氧气速度加快是因为高锰酸钾分解也会产生氧气,同时产生的二氧化锰对氯酸钾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6)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可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若果要制取氨气你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A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1)写出字母所指仪器的名称:A酒精灯;B试管;D水槽;
(2)加热时,应用火焰的外焰部分加热.
(3)试管口内放棉花的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4)当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开始收集,目的是使收集的气体更纯净
(5)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6)检验C中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当气泡从集气瓶口处向外逸出时,说明已经收集满.
(7)写出该实验的化学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表所示,将X滴加到Y中,U形管 中a处液面升高,则X、Y对应的试剂组可能是B
试剂AB
C
X
Y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化学实验室中的实验废液需经过妥善处理后才能排放,某校化学实验后的废液中含有NaCl、FeCl3和CuCl2,处理过程的主要流程如下:[资料:Fe(OH)3不溶于水]
(1)测废液pH<7,说明溶液呈酸性.
(2)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Cl2+Ca(OH)2═Cu(OH)2↓+CaCl2、2FeCl3+3Ca(OH)2═2Fe(OH)3↓+3CaCl2
(3)残渣的主要成分是Cu(OH)2和Fe(OH)3
(4)若该废液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会有什么危害(答出一条即可):腐蚀下水管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小红对暗紫色粉末A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友情提醒:图中字母是物质的代号)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O2;GH2O2
(2)写出紫色固体粉末A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写出无色溶液G生成无色气体B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