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有A、B、C三种物质,已知A是一种氯化物,B是一种钠盐,C是一种碱.通过实验有以下现象:A溶液与B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A溶液与C溶液混合后产生蓝色沉淀;B溶液与C溶液混合后生成白色沉淀,此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请回答:
(1)A的化学式:______.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A溶液与铝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解:已知A是一种氯化物,B是一种钠盐,C是一种碱.通过实验有以下现象:A溶液与B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A溶液与C溶液混合后产生蓝色沉淀;B溶液与C溶液混合后生成白色沉淀,此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所以①A是氯化铜,②B溶液为硫酸钠,C溶液为氢氧化钡,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书写化学方程式.(内项结合,外项结合.)③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活泼的多,所以可以发生置换反应.
故答为:(1)CuCl2
(2)Na2SO4+Ba(OH)2═BaSO4↓+2NaOH
(3)2Al+3CuCl2═2AlCl3+3Cu
分析:推断题是初中化学试题中常见但却十分重要的一类题型.该类题目考查知识面广、变化多端、思维量大、综合性强,是考查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的一类好题.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及结构特征),导出结论,最后别忘了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若“路”走得通则已经成功.
突破口:蓝色沉淀为:氢氧化铜;白色沉淀,此沉淀不溶于稀硝酸:硫酸钡.
点评: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及结构特征),导出结论,最后别忘了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若“路”走得通则已经成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5、有A、B、C三种物质,使6g A与足量B反应,生成9g C.若使6g B与足量A反应,能得到C的质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1、有A、B、C三种物质,已知A是一种氯化物,B是一种钠盐,C是一种碱.通过实验有以下现象:A溶液与B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A溶液与C溶液混合后产生蓝色沉淀;B溶液与C溶液混合后生成白色沉淀,此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请回答:
(1)A的化学式:
CuCl2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SO4+Ba(OH)2═BaSO4↓+2NaOH

(3)A溶液与铝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3CuCl2═2AlCl3+3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2、有A、B、C三种物质,已知A是一种氯化物,B是一种钠盐,C是一种碱.右图表示的是A、B、C的溶液两两混合的实验现象.请根据实验现象回答:

(1)A的化学式是
CuCl2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04+Ba(OH)2═2NaOH+BaS0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有A、B、C三种物质各5g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B+C═2A+D.充分反应后的剩余物质中含有6gA、6gD和若干克B,则参加反应B、C的质量比为
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和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b>c
a>b>c

(2)如图2所示,烧杯中盛有a、b、c三种物质中某一物质的饱和溶液,试管中盛有NaOH溶液,当往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时,试管内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烧杯中的饱和溶液变浑浊(不考虑水分蒸发).则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是a、b、c中的
c
c

(3)分别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b>c
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