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常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但有些化学反应却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某班同学为证明NaOH能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在NaOH稀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然后再滴加盐酸,当得到无色溶液时,老师提出问题:红色消失一定证明是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吗?他们经过讨论认为也可能是酚酞与酸反应而褪色.这时应在溶液中再滴酚酞(或氢氧化钠溶液)溶液,若有不变红(或变红)现象,则证明不是酚酞与酸反应而褪色.
【方案二】: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这时小虎又提出疑问:pH逐渐变小可能是由于溶液稀释造成的,不能说明一定发生了反应.小全对小虎的疑问进行了反驳,他的理由是:碱溶液无论如何稀释,其pH值都不可能小于7.
【方案三】:可以通过测定反应前的物质不存在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平均分为两份,一份直接加入锌粒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向另一份中先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再加入锌粒中,观察到无气泡产生现象,说明NaOH溶液和HCl溶液发生了反应.
【方案四】:在试管中放入NaOH固体,然后加入稀盐酸.小明用手摸了摸试管外壁,试管比较热,他认为不仅说明它们发生了反应,而且是放热反应.小全思考之后仍然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小全的理由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放热.
乙同学和丙同学各设计了一个装置(见右图),都说在不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可以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分析说明:B(填序号)装置更合理,理由是能排除因液体的滴入而造成烧瓶内气体排出,引起玻璃管内液面发生变化.若选用合理的装置进行实验,当出现玻璃管中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现象时,可以说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分析 可以从物质和酸碱指示剂相互作用的显色情况方面和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实验现象方面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 解:【方案一】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红色,所以可以再滴加氢氧化钠或者酚酞,观察颜色的变化,然后确定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
【方案二】显碱性的溶液稀释时溶液的pH越来越小,但是不能等于或小于7,所以小全对小虎的疑问进行了反驳的理由是:碱溶液无论如何稀释,其pH值都不可能小于7;
【方案三】盐酸和锌反应会生成氢气,所以向另一份中先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再加入锌粒中,观察到无气泡产生现象,说明NaOH溶液和HCl溶液发生了反应;
【方案四】在试管中放入NaOH固体,然后加入稀盐酸,小明用手摸了摸试管外壁,试管比较热,他认为不仅说明它们发生了反应,而且是放热反应,小全思考之后仍然不同意小明的观点,理由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放热,乙同学和丙同学各设计了一个装置,都说在不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可以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分析说明:B装置更合理,理由是:能排除因液体的滴入而造成烧瓶内气体排出,引起玻璃管内液面发生变化,选用合理的装置进行实验,当出现玻璃管中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现象时,可以说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故答案为:【方案一】:酚酞(或氢氧化钠溶液),不变红(或变红);
【方案二】:碱溶液无论如何稀释,其pH值都不可能小于7;
【方案三】:无气泡产生;
【方案四】: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放热;B;能排除因液体的滴入而造成烧瓶内气体排出,引起玻璃管内液面发生变化;玻璃管中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酸碱指示剂与溶液相互作用的显色情况及其测定溶液PH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某一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物质,“?”表示两种物质可以互相转化为另一物质.请回答:
(1)若六种物质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所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通常情况下A为液体,其余为气体,且B和E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A和C,则:
①D的化学式为CO.
②B和E反应生成A和C的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2)若A可用作补钙剂,B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可用于精炼石油,D为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生产的一种盐,则:
①A的化学式为CaCO3
②写化学方程式B转化为CCa(OH)2+Na2CO3═CaCO3↓+2NaOH;E转化为D2NaOH+CO2═Na2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在化学反应A+3B=2C中,已知A和B的式量分别为28和2,则C的式量为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  )
A.氯化钠      食盐    NaCl2B.碳酸氢钠     纯碱      NaHCO3
C.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D.氢氧化钠     烧碱      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常考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氧气(3个)都属于分解反应: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1个)属于复分解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3)实验室制取氢气(1个)属于置换反应:Zn+H2SO4=ZnSO4+H2↑;
(4)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frac{\underline{\;高温\;}}{\;}$CO2↑+2Cu;
(5)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CO2+C$\frac{\underline{\;高温\;}}{\;}$2CO;
(6)用赤铁矿(主要含氧化铁)为原料高炉炼铁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7)盐酸除铁锈6HCl+Fe2O3=2FeCl3+3H2O;
(8)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
(9)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
(10)稀硫酸中和烧碱溶液H2SO4+2NaOH=Na2SO4+2H2O;
(11)生石灰与水反应CaO+H2O=Ca(OH)2
(1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H2O=H2CO3
(13)铁转化为铜反应Fe+CuSO4=FeSO4+Cu;
(14)稀盐酸与纯碱溶液反应产生大量气泡2HCl+Na2CO3=2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是稀释浓硫酸实验的示意图.
(1)写出图中a、b两种仪器的名称:a玻璃棒,b量筒.
(2)b容器所盛的试剂是浓硫酸(填“水”或“浓硫酸”).
(3)稀释时,若两种试剂添加顺序颠倒,将会发生酸液飞溅.
【联系与拓展】据媒体报道,2007年5月有一村民在家里误将装在酒瓶中的稀硫酸当成白酒喝下,造成食道和胃的严重损伤,这是因为稀硫酸具有腐蚀性.
(4)实验室清理实验药品时,发现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是Na2CO3溶液和BaCl2溶液,试用两种化学方法将它们区分出来(写出不同类别的两种试剂).
(1)氢氧化钙;(2)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所有的溶液都是无色的.错误.(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闻气体气味
B.
    过滤
C.
    稀释浓硫酸
D.
      取少量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气体由CO2、H2和H2O(气)组成,请选用以下各种装置,设计一组实验,验证该气体的组成.说明:①每种装置均可根据需要重复使用,也可以不用.②假设每个装置发挥的作用都是充分的.③连接每个装置的导管部分不需表示.

(1)你设计的实验气体通过各装置的先后顺序是BDCAB(用装置序号表示).
(2)写出装置D的作用检验混合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