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向某锌粉样品所含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使其充分反应,所加锌粉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解:设锌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锌的质量为y

65 136 2

X y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解析】

根据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锌的质量以及氯化锌的质量,进而求算对应的质量分数,解体的详细步骤为:

解:设锌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锌的质量为Y

解得X=13gY=27.2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为13g+123.4g-0.4g,又知溶质质量为27.2g,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2:5

B.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液仍饱和

C.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D.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在学习酸碱的化学性质时构建了如图知识网络,ABCD是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表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实验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C应是酸、碱、盐中的哪类物质?________

(3)写出图中一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王同学在化工颜料店发现一种“银粉”,他猜想该“银粉”可能是银粉、铝粉或锌粉中的一种。为了确定“银粉”的成分,小王将一小包“银粉”带回实验室,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和相关分析。

1)取少量“银粉”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盐酸,观察到_____,说明“银粉”一定不是银。

2)为了进一步确定“银粉”是铝还是锌,小王通过理论计算,获得了铝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并绘制了铝的图象(如图)。

Zn的质量/g

0

3.25

m

9.75

13

16.25

H2的质量/g

0

0.1

0.2

0.3

0.4

0.5

如表是锌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请计算表中m的值(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_____

请你在该图中绘制出锌的图象。_____

3)取1.8g“银粉”(杂质忽略不计)加入到5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g。根据如图可知,“银粉”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做镁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生成物中有黑色固体。针对这一现象,他们猜想可能是镁与N2或CO2反应生成黑色固体。

针对猜想他们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

【实验一】镁带与氮气的反应

(1)以下是获取氮气的方法及装置,其中得到氮气较纯的是______(填字母)

(2)燃烧镁带,观察现象

将镁带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N2的集气瓶中,瓶内壁附着一层淡黄色的固体。

(3)实验结论:镁与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反思: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却远多于氮化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镁带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将燃着的镁带伸入盛CO2的集气瓶中,镁带剧烈燃烧,瓶内产生氧化镁一种黑色固体单质,该黑色物质是___________(写出化学式,下同)

探究结论】

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黑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___________反应产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硫酸和盐酸都能用于除铁锈,是因为都存在_____粒子(填微粒符号).

2)钠元素与氯元素的本质区别为_____(微观解释).

3)如图1所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其中表示氧原子,表示铜原子,表示氢原子.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其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请在图中补充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青铜古称吉金,多为金黄色,主要是铜、锡、铅的合金。因其铜锈呈青绿色, 故名青铜。运用现代仪器分析青铜器及其锈蚀成分可以帮助我们对青铜器文物进行研究和保护。

研究人员利用X射线能谱仪对我国西周晚期某墓地出土的青铜容器、兵器、乐器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其中锡含量的分布频次如图。

研究人员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对镇国之宝后母戊鼎西南足部位的锈蚀样品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Cu2Cl(OH)3

Cu2O

Cu2CO3(OH)2

SnO2

其他

1

98%

2%

0

0

0

2

5%

95%

0

0

0

3

29%

34%

12%

0

25%

4

61%

0

4%

9%

26%

上述成分中,碱式氯化铜[Cu2Cl(OH)3]对青铜文物的危害极大,器物一旦沾染上这种物质,在环境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就会像患上瘟疫一样传染和蔓延,将会造成溃烂、穿孔,直至彻底瓦解。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青铜名称的由来是_________

2)由锡含量的分布频次图推断,某件青铜兵器的锡含量可能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 4% B 10% C 18% D 26%

3)后母戊鼎西南足上的锈蚀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

4)碱式氯化铜[Cu2Cl(OH)3]的生成与环境中的氧气、水和_________密切相关。

A 氯化物 B 二氧化碳 C D 氮气

5)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

A. 青铜器的锡含量可能与用途有关

B. 珍贵的青铜器应保存在绝氧、干燥的环境中

C. 保护青铜器时,无须关注环境中的氯化物

D. 后母戊鼎西南足的锈蚀样品中都含有Cu2Cl(OH)3Cu2CO3(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只有DEM为单质,HL的组成元素相同.

①A+BC ②AD+E ③FA+E ④G+KH+A ⑤G+ML+D ⑥Q+KM+B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C_____D_____F_____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G分别表示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且ABG均为氧化物,且常温下状态各不同,E是一种碱,F常用作建筑材料(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根据题意回答:

1F的化学式为_______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常温下B为固态,写出它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