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物质质量增加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是(    )

A. 铜片在空气中加热 B. 敞口放置的浓硫酸

C. 露天堆放的生石灰 D. 敞口放置的固体烧碱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鸡蛋主要由蛋壳、蛋壳膜、蛋白、蛋黄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里面覆盖一层蛋壳膜。我校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此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1】

(1)鸡蛋白中含有的营养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a.蛋壳是经过自然形成。科学手段检测蛋壳中含CaCO3约82%—85%,蛋白质15%—17%,并含多种微量元素;

b.蛋壳膜中蛋白质约占90%—93%。

【提出问题2】

蛋壳中的CaCO3含量是多少呢?小华拟将该蛋壳放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完成测定;小明拟通过蛋壳与稀盐酸反应完成测定。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

【设计方案】他们分别称取12.0 g蛋壳设计了以下不同的实验方案:

(2)小华的方案:

称取12.0 g蛋壳研磨成粉末置于通风橱中,灼烧至质量不再减少,再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16g。则:产生的CO2质量__________g,蛋壳中的Ca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3)小明的方案: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其他成分均不与稀盐酸反应,装置内试剂均足量)

【实验步骤】

① 出编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

② 按上图连接好装置后,并________________;

③ 向B装置中加入蛋壳样品后,先通入空气一会儿;

④ __________K1,_________K2(填“打开”或“关闭”),向蛋壳样品中滴入10%的盐酸,直到B中___________________为止(填实验现象);

⑤ 再通入一会儿空气,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⑥ 将装置C中的固液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

⑦ 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数据】重复实验,3次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装置C中沉淀质量(g)

19.68

19.75

19.67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① 上述数据能否用托盘天平称量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② 若无A装置,直接通入空气,则测定结果将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③ 实验重复3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请利用3次实验数据的平均值,计算该蛋壳中的CaCO3含量____________(已知:BaCO3相对分子量为197,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请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该空2分)

【实验反思】

(1)下列各项措施中,能提高小明测定准确度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在装置A、B之间增加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B.缓缓滴加稀盐酸

C.在装置B、C之间增加盛有饱和NaHCO3的洗气瓶

(2)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小明的方案更合理,你认为小华方案存在较大误差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南省长沙市九年级第一次中考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原子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②原子不显电性 ③原子不能再分 ④原子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⑤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

A. 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③④ D. ①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某H2O2溶液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7,现向19g该H2O2溶液中加入1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

A.1g B.1.6g C.4.2g D.8.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

A. 蒸发结晶 B. 检查气密性

C. 滴管用后不洗涤 D. 塞紧橡皮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虬津片区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为缓解石油资源危机,近年来,我国正在大力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乙醇不完全燃烧时的产物有CO、CO2、H2O.用下图中的仪器组装成一套完整的装置可检验这些产物.

(1)产物依次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气流从左至右顺序填装置编号)

(2)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装置②的A瓶中石灰水变混浊,C瓶中石灰水不变混浊.

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④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装置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尾气的处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虬津片区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若液面刚好不与锌粒接触而又无酸液可加,要得到氢气,可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的适量试剂是(____)

A.氯化钠溶液   B.碳酸钠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百强校】2016届四川省九年级中考复习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一种氯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和20个中子,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3 B.17 C.20 D.3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诸城市部分学校九年级(3月)中考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操作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在这四步操作中均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

A.烧杯 B.漏斗 C.玻璃棒 D.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