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在通常情况下,C为胃酸的主要成份,E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FG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QR都是黑色固体(部分反应条件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D的一种用途为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上述5个反应中共涉及_______种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HCl 补钙剂 Na2CO3+2HCl=2NaCl+H2O+CO2 3

【解析】

C为胃酸的主要成份,C是稀盐酸,E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氯化钠,根据FG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所以FG可能为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D高温会生成F,所以D可能是碳酸钙,F可能是二氧化碳,G可能是一氧化碳,AB反应产生碳酸钙和氯化钠,所以AB是碳酸钠和氯化钙中的一种,QR都是黑色固体,FR反应生成G为一氧化碳,所以R为碳,GQ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Q可以为氧化铜;BC反应产生氯化钠和二氧化碳,所以B是碳酸钠,C是盐酸,A就是氯化钙,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验证正确。

1C的化学式为HCl D是碳酸钙,D的一种用途为补钙剂。

2)反应②是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3)通过分析可知:反应①是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为复分解反应;反应②是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是复分解反应;反应③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水、二氧化碳,是分解反应;反应④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是化合反应;反应⑤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不属于反应基本类型,所以共涉及3种基本类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己省略)。其中A是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物质,B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物质中属于盐类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符合A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B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五个反应中,一定没有发生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为了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的实验操作如下图所示,有关该同学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称量时,需先取药品再放砝码和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

B.小明同学的实验操作中错误之处有两处

C.该实验操作过程中还需用到胶头滴管

D.量筒量取水时,若仰视读数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过程中温度和压强的变化,所得图像如图所示。从图中所获信息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50 s时,溶液中溶质为AlCl3HCl

C.80~100 s,金属铝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D.100~150 s,压强减小是因为无气体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酸、碱、盐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知识。根据所学知识,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探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1)如图一装置所示,先将氢氧化钠溶液注入三颈烧瓶中,然后再将稀盐酸注入三颈烧瓶中,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一的原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又设计了图二装置。实验前关闭K,先将注射器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A中,然后再打开K,稀盐酸倒流进A中,片刻后停止倒流,A中溶液仍为红色。同学们对反应后A装置中的溶液成分产生了兴趣,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 NaCl Na2CO3

猜想二: NaCl NaOH

猜想三: NaClNaOHNa2CO3

①上述猜想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

同学们经过讨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有白色沉淀产生

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静置,取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

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三成立

3)上述实验结束后,兴趣小组的同学想将溶液的溶质都变为NaCl。他们向装置A中加入2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稀盐酸,恰好使红色完全退去,试计算反应后NaCl的质量增加了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以下问题:

常温下没有氧气存在时,铁与水几乎不反应,但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反应生成一种常见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小明很好奇,设计如下实验探究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的产物。

1)试管尾部放一团湿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

2)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稍后有肥皂泡飘到空中。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

3)探究试管中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常见铁的氧化物

FeO

Fe2O3

Fe3O4

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

能否被磁铁吸引

(初步验证)试管中剩余固体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剩余固体是FeFe3O4;猜想二:剩余固体是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___________

猜想二正确

(实验结论)铁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该黑色固体不可能是Fe2O3,理由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仪器a的名称:_______,制取较纯净的氢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填字母)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②实验室若用A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请写出一个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验满方法_________

③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

I)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钠溶液显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

(Ⅱ)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____(填孔穴序号,下同).

(Ⅲ)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孔穴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1)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组成的。

(2)过滤方法可除去天然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3)某天然水中滴加肥皂水,产生白色垢状浮渣,说明该天然水是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4)甲、乙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如图。

①0—19℃范围内,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是:甲____乙(填“>”、“=”或“<”)。

②40℃时,将80g甲物质溶解在100g的水中,形成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温度降至20℃时有析出晶体,此时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实验室常用过滤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漏斗和_____(填仪器名称).

2)氯气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X+Cl2↑+2H2OX的化学式为_____

3)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_____(填相等不相等).

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两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甲_____(填“=”)乙;

③将t215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