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查阅资料] CaC12溶液显中性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I:只有CaC12

猜想II:有_____

猜想III:有CaC12Ca OH2

猜想IV:有CaCl2HC1 Ca 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IV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通入CO2

滴加Na2CO3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_____

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含有Ca OH2

溶液中含有Ca OH2

溶液中含有Ca OH2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III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

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 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____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

【答案】 CaCl2HC1 HC1CaOH2不能共存 石蕊溶液变蓝 溶液变浑浊 因为碳酸钠与氯化钙也能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 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解析】

[演示实验]

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猜想与假设]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存在三种情况;

稀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溶质为CaCl2

稀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盐酸过量溶质为CaCl2HC1

稀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氢氧化钙过量溶质为CaC12Ca OH2

故填:CaCl2HC1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IV不合理因为HC1 Ca OH2会反应不共存,故填:HC1 Ca OH2不共存;

[实验探究]

(1)溶液中含有Ca OH2滴加紫色石蕊会变蓝,故填;石蕊溶液变蓝;

(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溶液中含有Ca OH2通入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故填:溶液变浑浊;

[评价反思]

(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 OH2,因为CaCl2也可以和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故填:因为碳酸钠与氯化钙也能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

(2)综上所述以后再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故填: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每年的 CES(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都会有一大波“黑科技”产品发布, 而这些产品大多是由金属材料制成,铜是其中重要的金属材料。

I.自然界中的铜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铜矿石中,从“绿色化学”的理念分析,以下铜矿最适宜炼铜的是_____(填序号)

A 黄铜矿(CuFeS2 B 辉铜矿(Cu2S

C 蓝铜矿 [CuOH2CO32 ] D 斑铜矿(Cu5FeS4

II.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下实验装置制取一氧化碳,再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模拟炼铜。

(查阅资料)

1)实验室常用甲酸(H2CO2)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备 CO,同时生成 H2O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组装好下图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之后开始实验,先让 A 装置反应一会儿,然后熄灭 A 中的酒精灯,再点燃 C 装置中的酒精灯。

1)装置 B 的作用是_____;装置 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装置 D 的作用是_____;该装置的组装存在的错误是_____ 改正之后,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为避免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回收利用一氧化碳,方框中应连接装置 E,与 a 导管接口相接的是_____(填“b”或“d”)。

4)实验结束之后,得到带有金属光泽的砖红色粉末,小组决定对该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红色的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氧化亚铜(Cu2O)是红色粉末状固体;

会与稀硫酸反应:Cu2O + H2SO4 == CuSO4 + Cu + H2O

(提出猜想)猜想一:该固体全部为 Cu

猜想二:该固体全部为 Cu2O

猜想三:该固体为 Cu2O Cu 的混合物。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

取少量固体粉末于试管中, 加入过量_____溶液。

若无明显变化,则猜想一成立;

若溶液变为_____色,则猜想二或猜想三成立。

为了进一步确定混合物的组成,另取 m g 固体,重复上述实验,然后将反应后的物质过滤、洗涤、干燥,再次称量得到 n g 固体,若 m n 满足_____的量的关系,则 猜想三成立。

(得出结论)该固体为 Cu2O Cu 的混合物。

(交流讨论)

1)从实验安全的角度考虑,本实验存在的危险是_____,改进的方法是_____

2)从物质的转化程度考虑,小组同学针对如何将氧化铜全部转化为铜单质展开讨论, 查阅了大量资料之后知道,反应条件是影响生成物的重要因素,因此一致认为在下次实验中需要适当加大 CO 的通入量或者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下列固体,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列出了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1)上述溶液中的溶剂是________,上述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填数字序号),⑤所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________(填数字序号).

(3)为了防止水体污染,小组同学提出了如下方案处理实验后的废液: 步骤I:将⑤继续冷却至0℃,过滤,共可回收得到KNO3固体________g.

步骤II:向滤液中加入________g水稀释,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的KNO3稀溶液,将此溶液做为化肥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环保型杀菌消毒剂。在生活中主要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和食品保鲜。用二氧化氯消毒后的水可以直接饮用。

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得到酸性溶液。该气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吸入高浓度二氧化氯气体会引起咳嗽和呼吸道粘膜的损伤。

二氧化氯极其不稳定,受热或见光易发生爆炸性分解,直接造成氯气泄漏而污染环境,所以只有依靠现场制备。工业上用稍潮湿的氯酸钾(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由于制取二氧化氯需要使用的氯酸钾是易爆危险品,所以制备和运输成本很高,因此我国目前还未广泛用其消毒自来水。

请依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介绍了二氧化氯的性质、制法和____________等方面内容。

2)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将制备二氧化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填写完全:

2KClO3 + 2H2C2O42ClO2+ 2CO2 + K2C2O4 + __________

(4)发生二氧化氯泄漏时,紧急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选择下列部分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除去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乙实验为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操作①和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相同的

B. 甲实验和乙实验都要用到的实验操作①

C. 甲实验在操作⑤时,将水全部蒸发后停止加热

D. 乙实验在操作③时,若俯视读数,会使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t2℃时,将甲、乙各80g分别放在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t2℃,现象如图一,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二。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填“a”“b”)。

2M点的含义_____

3)向烧杯①的溶液中继续加入15g甲物质,充分搅拌,发现固体先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_____

4)将t2℃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甲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b.两溶液质量甲<乙

c.两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 d.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尿素,是一种白色晶体,化学式为CO(NH2)2,它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一种化学肥料。尿素是蛋白质在体内代谢的产物。早在17371785年,德国医生博哈夫和法国实验员鲁埃分别通过蒸发尿液获得了尿素。尿素在土壤中酶的作用下,转化为碳酸铵或碳酸氢铵,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而具有相同服效的硫酸铵化肥,如果长期施用,就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依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化肥的分类,尿素属于__________(填“氮”“磷”“钾”或“复合”)肥。

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计算式即可)。

3)蒸发尿液可获取尿素,由此可以推断尿素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4)尿素转化为碳酸氢铵,该转化属于__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 蛋白质在体内代谢产物之一为尿素

b 尿素施用在土壤中,能够被作物直接吸收

c 尿素、碳酸氯铵、碳酸铵都属于有机化合物

d 硫酸铵和熟石灰混合施用,可提高肥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表是国家对“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的界定标准。

饮酒驾车

20mg/100mL≤血液中的酒精含量<80mg/100mL

醉酒驾车

血液中的酒精合量≥80mg/100mL

白酒、酒精和啤酒中均含有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饮酒后酒精可进入人体血液中。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分子中碳、氢、氧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

2)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3)饮酒会使人的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某人饮酒后驾 车,被交警发现,经测定其每10mL血液中酒精含量为9.3mg,属于_______驾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