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铁、铝、铜是常见的三种金属。生活中的铝制品和铜器表面一般不用防锈,而铁制品则需防锈处理。

(提出问题)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到底如何呢?

(实验探究)同学们将粗细相同的铁丝、铝丝、铜丝分别插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溶液中:

操作

片刻后现象

缓慢产生少量气泡

无气泡

无气泡

几分钟后现象

缓慢产生少量气泡

快速产生大量气泡

无气泡

(讨论交流)

分析上述现象,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

铝丝插入稀盐酸的实验中,请你分析随着时间变化而出现的现象,并猜测该过程中还发生了什么反应?_____。(用文字叙述)

(反思改进)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

做验证金属的性质实验前,需对金属进行怎样的处理?_____

有同学提出只用一支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只需调整金属丝的插入顺序,也能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则金属丝的插入顺序可以为_____(填一种顺序即可)。

(拓展迁移)将一定质量的铝粉放入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发现有气泡产生。

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该过程中产生气体时,一定发生的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

【答案】AlFeCu 稀盐酸先与表面的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后与里面的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 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层 CuFeAl Al2SO43 Fe+H2S04FeS04+H2

【解析】

讨论交流:对上述现象进行分析,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lFeCu

铝丝插入稀盐酸的实验中,随着时间的变化出现了开始没有气泡,后来产生气泡的现象,猜测该过程中还发生的反应为 Al2O3+6HCl2AlCl3+3H2O

反思改进:做验证金属的性质实验前,需对金属进行的处理为:打磨除锈,除去表面的氧化膜。

铜不能与盐酸反应,可先把铜放入稀盐酸,观察到无明显现象,说明铜位于氢之后;然后把铁放入该稀盐酸,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说明铁位于氢之前;待完全反应后,取出铁丝,插入铝丝,在铝丝表现出现黑色,说明铝的活动性比铁强。

故若只用一支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只需调整金属丝的插入顺序为CuFeAl,也能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拓展迁移: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铝、铁、氢的活动性顺序为铝>铁>氢>铜。所以向FeSO4CuSO4和稀硫酸混合溶液中投入一些铝粉,发生的反应依次有:铝与硫酸铜的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铝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铝与硫酸亚铁的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铁。由于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和铜,可能含有铝,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铝,可能含有硫酸亚铁,一定不含硫酸铜和稀硫酸。故将一定质量的铝粉放入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化合物是硫酸铝。该过程中有气体生成时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H2S04FeS04+H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是仅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其中丁由钙、氧和碳三种元素组成。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甲______、丙______

2)实验室制取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甲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由甲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探究二氧化锰能否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探究石蜡燃烧后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2CO3HCl

猜想2: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猜想3: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HCl

猜想4:废液中的溶质是_____

(讨论与交流)小明认为猜想1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_____

(实验与结论)

(1)小亮为验证猜想2,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不变色,于是小亮认为猜想2正确。你认为他的结论_____ (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

(2)小美为验证猜想3,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4,她认为猜想3正确。对她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_____

A、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小,结论正确 B、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结论正确

C、方法正确,结果偏大,结论正确 D、方法正确,结果偏小,结论不正确

(拓展与应用)

若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HCl,根据HCl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_____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此方法的缺点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水试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a 管(与正极相连)与 b 管(与负极相连)中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

2)排水法收集氧气的试验集气瓶内装满水的目的是_____

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通过_____现象,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 的结论。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试验中集气瓶底部水的作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质量相等的CO中所含碳原子的个数比是711

B. 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分别充分加热分解制氧气,则高锰酸钾放出的

C. 某化合物与氧气点燃后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化合物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D. 取一定量铁与铜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稀盐酸,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是仅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其中丁由钙、氧和碳三种元素组成。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甲______、丙______

2)实验室制取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甲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由甲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甲一定是化合物

D. 反应前后乙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8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初中化学关于研究物质组成的方法有多种,例如:

1)化合法:适用于由两种单质发生的化合反应。如通过氢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水来研究水的组成,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分解法:如通过电解水研究水的组成。右图装置中与直流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运用上述两种方法研究水的组成,可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两种研究方法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

3)燃烧法:很多化合物燃烧有多种生成物,需通过定量研究来确定物质的组成。如:_________(写出一个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