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完全正确的是(  )
  物质 操作方法
 A Cu(CuO) 通入氧气并加热
 B CaO(CaCO3 高温灼烧
 C CO2(CO) 将混合气体点燃
 D KCl溶液(K2CO3 加入稀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A.AB.BC.CD.D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Cu通入氧气并加热生成氧化铜,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K2C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BD.

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  )
A.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CO2也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一种酸
B.NaCl和NaNO2都有咸味盐,故可用NaNO2代替NaCl作食用盐
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可作电极,所以金刚石也能作电极
D.H2O和H2O2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要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操作都正确的是(  )
A.CaCl2固体(CaCO3);加足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B.NaCl固体(Na2CO3);加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C.Fe粉(Cu);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N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过程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碳酸钠晶体在干燥的空气中质量变轻
B.浓盐酸敞口放置质量变轻
C.烧碱溶液试剂瓶口液体蒸发,出现白色固体
D.用生石灰配制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牛奶变酸
B.将室温下的饱和澄清石灰水升高温度后变浑浊
C.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D.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  )
A.
取用大理石
B.
读液体体积
C.
测定溶液的pH值
D.稀释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1)高铁酸钠(Na2FeO4)属于盐(选填“酸”、“碱”、“盐”、“氧化物”或“有机物”);
(2)写出一种生成氯化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美国两位科学家利用碘元素,借助放射学进行了“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揭开了“细胞如何感知周围环境”之谜,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如图是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由图一可知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6.9;核电荷数是53碘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碘的元素符号是I.
(2)图三中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B(填字母),具有稳定结构的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无土栽培是一种在营养液中培育植物的农业高新技术,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某课外实验小组要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的硝酸钾溶液用于配制营养液.
(1)配制此硝酸钾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
(2)配制此硝酸钾溶液需硝酸钾2.1克,水147.9克.
(3)把该溶液稀释成0.7%的硝酸钾溶液需加水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