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将104g有氯化钠和氯化钡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解于足量的水中,向所得溶液中滴加10.6%的碳酸钠溶液,所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

(1)图中表示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

(2)求生成沉淀的质量。

(3)求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延庆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一氧化碳,分子式CO,是无色、无味气体,剧毒。比空气略轻。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一氧化碳是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也可以作为燃料使用。煤和水在高温下可以生成水煤气(一氧化碳与氢气的混合物)。有些现代技术,如炼铁,会产生副产品一氧化碳。它为中性气体。燃烧时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因此一氧化碳可以作为气体燃料。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高温或加热时能将许多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因此常用于金属的冶炼。

由于一氧化碳与体内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00-300倍,而碳氧血红蛋白较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慢3600倍,当一氧化碳浓度在空气中达到35ppm,就会对人体产生损害,会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工业上炼钢、炼焦、烧窑等在生产过程中炉门或窑门关闭不严,煤气管道漏气,汽车排出尾气,都可逸出大量的一氧化碳。北方冬季用煤炉、火炕取暖因燃烧不完全而产生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反应迟钝,严重时出现深昏迷。当发现或怀疑有人为一氧化碳中毒时,应立即采取下述措施:立即打开门窗通风;确保呼吸道通畅;迅速送往有高压氧治疗条件的医院。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为

(2)为了预防煤气中毒,冬季用煤炉取暖的家庭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在煤炉或床头放一盆冷水 b.烟道连接处用胶条密封

(3)CO中毒的原理是

(4)工业用煤和水生产水煤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5)CO用于工业炼铁,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江阴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百强校】2017届重庆市校九年级下学期抽考升学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百强校】2017届重庆市校九年级下学期抽考升学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图中的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辽宁省九年级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1)碳铵(NH4HCO3)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它由____种元素组成,属于_____(填“氮”、“磷”、“钾”或“复合”)肥;

(2)碳铵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3)碳铵在使用上要避免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的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辽宁省九年级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用括号内物质一次性鉴别下列各组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HCl、Na2CO3、NH4Cl 三种溶液(石灰水) B. CuO、Fe、C 三种固体(稀硫酸)

C. O2、CO2、空气 三种气体(燃着的木条) D. HCl、NaOH、Na2CO3 三种溶液(酚酞试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业水平模拟试卷(一 )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已知某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CuO、BaCl2、Na2SO4、Na2CO3、CaCO3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实验过程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滤液D中,肯定存在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4)该固体混合物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百强校】2017届山东省济南市外国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对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判断错误的是( )

A. 风吹草动——物理变化 B. 木已成舟——物理变化

C. 指鹿为马——化学变化 D. 火上烧油——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