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 SO2:表示二氧化硫中含有2个氧原子

B. 2Fe:表示2个铁原子

C. :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D. S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

【答案】B

【解析】A、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SO2中的“2”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错误;B、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Fe中的“2”表示铁原子的个数为2,正确;C、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可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错误;D、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S2﹣中的“2”表示一个硫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错误。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t1℃时,向50g水中加入10g甲,所得溶液可以达到饱和状态

B. 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可使乙的饱和溶波变为乙的不饱和溶液

C. 甲中混有少量乙,可以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 t2℃时,将甲、乙两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一定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能源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1)目前人类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_等。汽车尾气中含CO、NO,这两种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转化为两种无毒气体(其中一种是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山运动员可用氢化钙(CaH2)与水反应制取氢气,用作燃料。氢化钙中钙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点燃氢气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3)在一些边远的农村地区,木柴仍然是常用燃料燃烧木柴时,常把木柴架空,其目的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框图中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成分,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M是一种氮肥。G是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E、F、I为无色气体。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B :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

(3)日常生活中为了阻止反应发生,通常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写一条)。

(4)要使反应能够发生,需要反应物B和M,其中M的化学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知微观:

①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有____________(填符号)

③如上图1所示:符号“Cu”能表示多种信息,如表示铜元素、金属铜单质,还能表示___________

④从微粒的角度说明图2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微观知宏观:

①如图2,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C在元素周期表位于第_______周期。

②图4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A. 向盛有一定质量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

B. 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Zn粉、Fe

C. 向盛有一定质量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H2SO4至过量

D. 向稀盐酸与Mg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一、图二是某兴趣小组探究金属、酸的化学性质时所做的两组实验。实验结束后,将两组实验试管中的物质分别全部倒入甲、乙两个洁净的烧杯中,据图回答:

(1)在图一所示的实验中,试管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甲烧杯中的物质完全反应后,发现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试管②反应后的固体中一定不含铁

B.完全反应后,甲烧杯中的固体一定含有铁

C.完全反应后,甲烧杯的溶液中可能含有Cu2+

D.完全反应后,甲烧杯的溶液中一定含有Mg2+、Fe2+

(3)乙烧杯中的物质充分反应后,仅观察到有白色沉淀,无其他现象。则试管④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共有哪些_____(写化学式)。

(4)将乙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中溶质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硝酸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①生成的白色沉淀是_____(写化学式,下同)

②滤液中的溶质共有哪些_____

步骤2:静置,向上层清夜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5)在上述(4)的实验探究中,步骤1中加入足量硝酸钡溶液的目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完成了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后,为验证剩余溶液的组成,取剩余溶液60g,向其中缓慢滴加10 %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1)该同学完成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稀盐酸______过量(填“是”或“不是”)

(2)求A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3)当加入NaOH溶液240g充分反应后,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读取液体体积

C. 二氧化碳验满 D. 稀释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