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 ℃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的一些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 制造过程中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 CCl4是一种化合物

D. 这个反应是化学变化

【答案】A

【解析】A、金刚石由碳元素组成,属于非金属单质,故错误;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正确;

C、CCl4是有碳、氯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一种化合物,故正确;

D、CCl4和金属钠反应生成新物质——金刚石和氯化钠,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某暗紫色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D。黑色固体C通常可用于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的催化剂。另一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绿色植物可将气体F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回答:

(1)写出名称:A_____、 C________、F_______

(2)写出紫黑色固体A分解的文字表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3)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以下的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 “干冰升华”是由于分子本身的体积急剧增大 B. 在房间里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C. 石墨用做电极,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体积分数)。他的操作过程如下(100mL500mL量筒供选用):

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后,将c处的止水夹夹紧,点燃红磷后,迅速插入左边的广口瓶中;

待燃烧停止,整个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将c处的止水夹打开。结果发现烧杯中的水进入到广口瓶中;

待烧杯中的水不能再进入广口瓶后,打开广口瓶的橡胶塞,将广口瓶中的水全部倒入到100mL量筒中,测得其中水的体积为76ml。

④该同学又设法准确地测定了实验前原广口瓶中空气的体积,数据为400mL。

回答下列问题:

(1) 打开止水夹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该同学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与理论值21%相比较,产生误差的原因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写两条即可,导气管的体积可忽略不计);

(3) 该同学的第④步操作中测定广口瓶中空气的体积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碳的几种单质的组成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璀璨夺目的天然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B.长期未用而难开启的铁锁,可在锁孔中加入少量铅笔芯末作润滑剂

C.铅笔芯是用铅和少量碳粉制成的

D.活性炭可作防毒面具的滤毒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是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气含量的装置图,有关此实验的结论与分析错误的是

A.此实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1/5

B.此实证明反应后组气瓶内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也支持燃烧

C.该实中的红还可以用来代

D.若该实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气密性不好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A.浓氢氧化钠溶液 B.浓盐酸

C.浓硫酸 D.饱和食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为了维护南海权益,我国去年宣布成立了三沙市。这是维护国家主权的象征,同时也是因为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有广泛的利用价值。其中通过海水晾晒即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

(1)根据以上信息,请写出海水中所含的主要阴离子的符号

(2)在上述流程中第步加过量NaOH的目的是除去海水中的 (填离子符号,下同),第步加过量Na2CO3的目的是除去海水中的 。第步其实显示的是加适量盐酸,其目的是除去多余的

(3)请写出第步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在第③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出仪器名称:②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实验室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试管口还要塞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采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制取氧气前,必须先检查装置______锥形瓶中应先放入的药品是 ____________,它与采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比较,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任答一条)。

(4)收集氧气可以选择装置____________,你选择它的理由是____________。某同学收集完毕,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你预测这种操作可能会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如果选用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收集装置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