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化合、分解、置换反应的是(  )

A. Fe+2HClFeCl2+H2

B. 2NO+O22NO2

C. 3CO+Fe2O32Fe+3CO2

D. 2NaCl2Na+Cl2

【答案】C

【解析】

A、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Fe+2HClFeCl2+H2↑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B、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2NO+O22NO2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C3CO+Fe2O32Fe+3CO2不属于化合、分解、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

D、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2NaCl2Na+Cl2↑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生产电路板及处理废液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1)FeCl3与铜反应生成的产物是______

(2)步骤②中加入的铁粉能与废液中的FeCl3发生化合反应,完成化学方程式:Fe+2FeCl3═3___;同时还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该反应属于___(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3)步骤②需要进行___操作,为完成该操作需要下图中的___ (填字母序号),同时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其作用是___

(4)步骤②③所得的FeCl2可与一种单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FeCl3,从而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则该单质的化学式为___

(5)若步骤②后的滤渣为80g,步骤③中用掉了稀盐酸250g,最后得到金属铜66g,通过计算了解所使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物质间能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转化的是(  )

X

Y

Z

A

Fe

FeCl2

Fe2O3

B

O2

CuO

Cu

C

AgNO3

BaNO32

BaSO4

D

CaOH2

NaOH

H2O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得CO2,并验证C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性质。

B试管发生的现象是_____,反应方程式是_____

乙同学在实验时闻到制得的CO2有些刺激性气味,于是乙同学对气味的来源以及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酸性物质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热量;大理石无气味,稀盐酸有刺激性气味。

(提出猜想)刺激性气味来源于稀盐酸,并且混入与:

I.温度有关 II_____ III.温度及气流的速率有关

(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下(三个实验中所用稀盐酸及紫色石蕊溶液的体积、溶质的质量分数均相同;夹持装置已略去)。

编号

实验装置及操作

实验现象与结论

1

一段时间内无现象。

2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_____成立。

3

_____,猜想II成立。综上猜想III成立。

(拓展与思考)

1)需在装置AB之间增加装置C.装置C的作用是_____,装置C中药品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

2)将实验1的稀盐酸改为浓盐酸,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浓盐酸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

3)有同学认为实验1可以省去不做也可以验证猜想。你的观点是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猜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图1回答问题。

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采用B装置,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______,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取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将小花的一半用水喷湿,放入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湿润的一半小花变红,干燥部分无变化。此现象说明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

实验室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由于该反应很剧烈,不便于氧气的收集,请你说一种办法来减慢反应速率______

实验室用加热无水乙酸钠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制取甲烷气体。在通常情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现实验室制取较纯净的甲烷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填字母编号

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固体与浓硫酸反应来制取

已知:是一种没有颜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常温下在空气中不反应。利用图2实验进行收集,请你把集气瓶内的导管补充完整图中“”表示气体流向

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如图3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A处放二氧化锰,B处放木炭,C中放澄清石灰水。

实验记录:

使装置内充满氮气。

在B处点燃酒精灯,木炭不燃烧,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熄灭酒精灯;关闭其目的是______

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取下注射器,吸入过氧化氢溶液,插入胶塞,注入液体,同时打开K,A处产生气体,木炭不燃烧,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

在B处点燃酒精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

此实验说明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生产常用“苛化法”制取氢氧化钠其原料为碳酸钠、石灰乳[由Ca(OH)2和水组成的混合物],大致流程如下。

科学兴趣小组模拟上述流程,在实验室中制备氢氧化钠。

(1)实验室进行“操作1”时,需要用到下列器材中的_______(可多选).

(2)制备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2NaOH+CaCO3↓.将53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碳酸钠溶液与17克石灰乳混合,若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出计算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常用2KClO32KCl+3O2来制取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MnO2加快了反应速率

B.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 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O2的质量

D. 反应前后氯元素呈现的化合价分别为+3价和-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粗盐中除NaCl以外还含有少量杂质MgCl2,为了测定粗盐中MgCl2的质量分数。取固体样品50.0g完全溶解于150.0g水中,并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

请根据相关信息完成下列计算:

1)反应完全时,生成氢氧化镁的质量为_____g

2)在粗盐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_____

3)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温度时,蒸干35g硝酸钾饱和溶液,得到10g硝酸钾,该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克,一木块漂浮于5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见图甲),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乙所示的变化.

由此推测出温度的改变方式是___(升温”“降温”),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硝酸钾晶体___(增多”“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