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将一小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会发生下列变化:

钠(Na)钠的氧化物氢氧化钠溶液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产物有哪些?

【查阅资料】:钠的氧化物,除氧化钠(Na2O)外还有过氧化钠(Na2O2),氧化钠与过氧化钠都能与水发生反应,方程式如下:

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

【作出猜想】: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

猜想1:Na2O,

猜想2:Na2O2

猜想3:

【实验探究一】: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钠的氧化物加入足量蒸馏水

猜想1正确

【继续探究】:钠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得到白色固体的成分

【作出猜想】

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Na2CO3和NaOH

【实验探究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足量

产生白色沉淀

白色固体成分为Na2CO3和NaOH

2.过滤、取少量滤液加入

【实验反思】

(1)类比氧化铜与盐酸的反应,写出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过氧化钠也能与盐酸反应,方程式为:2Na2O2+4HCl=4NaCl+2H2O+X,X的化学式为

(3)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碱性氧化物,请判断Na2O2 碱性氧化物(填“是”或“不是”)

【答案】【作出猜想】:Na2ONa2O2

【实验探究一】:没有气泡生成

【实验探究二】:1、氯化钙溶液 2、无色的酚酞试液 变成红色

【实验反思】(1)Na2O+2HCl=2NaCl+H2O (2)O2 (3)不是

【解析】

试题分析:【作出猜想】:根据资料以及猜想1、2,故猜想3:Na2O和Na2O2

【实验探究一】:根据资料氧化钠与过氧化钠都能与水发生反应,但氧化钠与水反应没有气体产生,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产生气体,故根据结论猜想1正确,故实验现象:没有气泡生成

【实验探究二】:要探究白色固体中既有碳酸钠,又有氢氧化钠,一定要证明碳酸钠的存在,再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故不能加稀盐酸,因为稀盐酸会与两种物质都反应,这样就不能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同时也不能加氢氧化钙溶液,因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对原氢氧化钠的判断形成干扰,故实验操作:1、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含有碳酸钠,同时这步还起到了除去碳酸钠的作用;2、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过滤、取少量滤液加入无色的酚酞试液,现象:变成红色,说明含有氢氧化钠,故结论白色固体成分为Na2CO3和NaOH

【实验反思】(1)类比氧化铜与盐酸的反应:CuO+2HCl==CuCl2+H2O,故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O+2HCl=2NaCl+H2O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结合化学反应:2Na2O2+4HCl=4NaCl+2H2O+X,可以推出X的化学式为O2

(3)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碱性氧化物,结合(2)的反应还生成了氧气,故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8分)某化学小组初步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时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实验用品:37%的浓盐酸(密度为118g/mL)、10%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量筒、温度计

实验一:配制100mL 10%的盐酸(密度为105g/mL)

实验步骤

(1)计算:需要37%的浓盐酸的体积为 mL(精确到001mL,下同);需要蒸馏水的体积为 mL(水的密度为10g/mL)

(2)量取浓盐酸和蒸馏水

(3)混合配制

实验二:在一定体积的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0%的盐酸(室温下),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如下:

(1)表中△t1的值为

(2)试绘出溶液温度变化与加入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图.

(3)根据所绘曲线分析,加入盐酸的体积在0~10mL时,溶液温度变化的趋势及其原因是

(4)其他条件不变,若改用20%的盐酸进行滴加,结合对上述曲线的分析,大胆猜想新曲线最高点的位置(不考虑溶液密度和比热容的变化及热量散失等影响因素)

横坐标及猜想理由:

纵坐标及猜想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B.用水可区分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

C.用酚酞试液可区分盐酸和食盐水 D.用燃烧的方法区分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明矾既能净水又能杀菌消毒

B.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C.误食重金属盐,可立即服用蛋清或牛奶解毒

D.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等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但应注意膳食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化学变化可以制备新物质.CO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易于血红蛋白结合,具有可燃性.请结合所学知识和CO的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两个反应都能生成CO,从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思路分析,实验室制备CO选择反应②而不用①的理由是 (任选一个角度回答)

①炽热的焦炭和水蒸气反应:C+H2OCO↑+H2

②草酸晶体和浓硫酸供热:H2C2O4CO2↑+CO↑+H2O

(2)某同学设计下列装置制备、提纯CO,并用CO来还原氧化铜.请根据如图回答:

①写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该同学的设计存在的一处明显缺陷是 .用改进后装置进行实验,在点燃E处酒精灯之前,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

③装置B的作用是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证明一氧化碳能还原氧化铁的实验现象是:装置E中固体颜色的变化为 ,C中 ,F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蔗糖溶解 B.滴水成冰 C.铁器生锈 D.花香四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下列物质来完成以下各题:(填序号)

①干冰 ②氢氧化钙 ③甲烷 ④硝酸铵固体

(1)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的是

(2)充分燃烧时能生成两种氧化物的是

(3)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4)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情况和气体相同的固体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铁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有导电导热性 B.有良好延展性

C.具有银白色光泽 D.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溶液有无色变成蓝色

C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会有红色物质生成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