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小柯为比较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后把两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如图乙),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可能的组成有

①Mg2+ ②Mg2+和Fe2+ ③Fe2+和Cu2+ ④Mg2+、Fe2+和Cu2+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由于镁的活动性大于铁,铁不能与硫酸镁反应;铁的活动性大于铜,铁能将铜从其溶液中置换出来,由题意可知,实验后把两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如图乙)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说明了乙中的铁完全反应了,甲中的铁又与硫酸铜发生了反应。若硫酸铜完全反应了,溶液中的阳离子是:Mg2+Fe2+;若硫酸铜没有完全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是:Mg2+、Fe2+Cu2+。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认真分析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请从上表中查出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

(2)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填序号)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 质子数不同 C. 中子数不同

(3)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通过分析,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请写出其中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元素锶(S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___________,锶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通过上表分析可知,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小组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集气瓶的容积为350 mL,实验时先在集气瓶中加入50 mL水。

1装置连接好后,检验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2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______ mL,说明实验成功。打开弹簧夹后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为________

4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实验过程中可以不使用弹簧夹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C该实验可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 D该实验可以说明空气是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气体的制取及性质。

(1)①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____(填序号)为气体发生装置,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充分反应后,高锰酸钾中的氧元素转化为氧气的最大转化率为________(填序号);

a.25% b.33.3%   c.50% d.100%

②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填序号)。

a.润湿玻璃管 b.检查气密性 c.均匀预热 d.在试管口附近放一团棉花

(2)①用装置C制取二氧化碳,多孔塑料片上常放置的药品为______,此装置与B装置相比,最大的优点是_____

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_____(填序号),其中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

(3)①用锌粒与稀硫酸制取氢气,用装置______(填序号)可以收集较纯净氢气;

②点燃不纯的氢气可能发生爆炸。图G是某同学的改进装置:若将氢气的发生装置与导管a连接,松开止水夹,在导管口点燃气体,发生装置不会爆炸。此装置的作用是___(填序号)。

a.提高了气体纯度 b.阻止气体在发生装置内燃烧 c.改变了氢气的化学性质

(4)某兴趣小组设计出了一种有趣的喷泉(如图一)。已知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

①玻璃套管中的固体可能是_________

②为了保证实验安全和环保,若选用图二甲、乙装置组合收集氨气,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另一端接乙装置中的c,装置中漏斗的两个作用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鸡蛋主要由蛋壳、蛋壳膜、蛋白、蛋黄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里面覆盖一层蛋壳膜。我校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此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1】鸡蛋白中主要的营养成分是______

【查阅资料】

a、CaCO3灼烧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一种无毒的氧化物。

b、蛋壳中的其它成分不参加反应。

c、NaHCO3+HCl= NaCl + H2O +CO2↑,Ba(OH)2+CO2=BaCO3↓+H2O,

d、已知仪器a装有10%的稀盐酸,其他成分均不与HCl反应,装置内试剂均足量。

【提出问题2】蛋壳中的CaCO3含量是多少呢?小华拟将该蛋壳放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完成测定;小明拟通过蛋壳与稀盐酸反应完成测定。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

【设计方案】他们分别称取12.0g蛋壳设计了以下不同的实验方案:

小华的方案:

称取12.0g蛋壳研磨成粉末置于通风橱中,灼烧至质量不再减少,再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16g。则:减少的质量是______ (填化学式)的质量,经计算得蛋壳中的Ca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3)小明的方案: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①按上图连接好装置后,并______

②向B装置中加入蛋壳样品后,先通入空气一会儿;

③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______ ,直到______ 为止(填实验现象);

④再通入空气一会儿,至装置C中不再产生沉淀为止;

⑤将装置C中的固液混合物过滤、洗涤、烘干后称量其质量;

⑥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数据】重复实验,3次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装置C中沉淀质量(g)

19.68

19.75

19.67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①上述数据能否用托盘天平称量______ 。(填“能”或“不能”)

②若无A装置,直接通入空气,则测定结果将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D装置的作用是___

③实验重复3次的目的是______

④请利用3次实验数据的平均值,计算该蛋壳中的CaCO3质量分数______

【实验反思】

下列各项措施中,能提高小明测定准确度的是______ (填序号)。

Ⅰ.在装置A、B之间增加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Ⅱ.缓缓滴加稀盐酸

Ⅲ.在装置B、C之间增加盛有饱和NaHCO3的洗气瓶

IV.直接称量装置C反应前后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P点的含义______________

(2)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写出一种)。当甲溶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

(3)t2℃时,将30g甲物质放入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精确到0.1%)。若烧杯内物质升温到t3℃(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_____

Ⅰ.溶质的质量 Ⅱ.溶剂的质量 Ⅲ.溶质的质量分数

(4)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

(5)将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3℃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填写选项序号)。

A.丙>甲=乙 B.甲=乙>丙 C.甲>乙>丙 D.乙>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适当的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两个氮原子 ________ (2)四个铵根离子 ________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_________ (4)硫酸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解答下列各题。

(1)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在括号内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①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热一种暗紫色固体制氧气_______________

(2)在下列物质中:①液氧;②氯化钠;③二氧化氮;④空气;⑤冰水(用序号填空,下同)含有氧分子的是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象与对应选项关系合理的是

A.稀释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B.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C.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D.熟石灰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