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为探究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A.

ZnSO4溶液   B.

FeSO4溶液

C.

ZnSO4溶液或CuSO4溶液    D.

稀盐酸 FeSO4溶液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否合理,可根据“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分析方案所能得到的结论,确定是否能得出Zn、Fe、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解答】解:A、把铜和铁同时放入盛硫酸锌的烧杯中,都不发生反应,只能证明锌的活动性最强,而铜和铁探究不出来,故A正确.

B、把锌、铜分别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铜不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锌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因此能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故B正确.

C、把铁分别放入硫酸锌硫酸铜溶液中,铁与硫酸铜反应,不能与硫酸锌,能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故C正确错误.

D、把铜和铁放入稀盐酸中,铁表面有气泡冒出,铜表面没现象,证明铁比氢活动性强,铜比氢活动性弱,把锌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能反应,能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设计实验,去验证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氢前边的金属会与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也要注意,与金属反应酸一般是指稀硫酸和盐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金属与盐反应时,金属不包括钾钙钠三种金属,盐必须是可溶性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肥可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养料,不同的植物对各种无机盐的需要量是不同的.对于小明同学喜欢食用的菠菜,在生长期中施用下列哪种肥料最适合(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写出或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分):

(1)铁在氧气中燃烧: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把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X、Y溶解并有气泡产生,Z不反应,取过量X放入Y(NO3)2和Z(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经检验,滤渣中只有X、Z。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Z         B.Y>Z>X          C.Y>X>Z          D.X>Z>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黄铜矿(主要万分CuFeS2)经初步处理后,所得溶液甲中的溶质为Fe2(SO4)3、CuSO4及H2SO4。某同学通过废铁屑与溶液甲反应,制取补血剂原料碳酸亚铁并回收铜。主要步骤如图7所示:

(1)Fe2(SO4)3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x Fe2(SO4)3+ y Fe= z FeSO4,其中x、y、z为化学计量数,z的值为_____________。

(2)步骤Ⅰ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Ⅰ中,废铁屑含有少量铁锈,对产物的成分没有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Ⅱ中加入一种可溶性可实现其转化,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该试剂可以是________。

(5)步骤Ⅲ回收铜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碳酸钠、硫酸钠、碳酸钙、硫酸铜粉末和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同学想确定其组成成分,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了如下实验(各步骤中加入的试剂均为足量);请回答:

(1)固体粉末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 

(2)在判断固体粉末中是否有“可能存在的物质”时,实验步骤:将固体粉末溶于水,加入过量的  ,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说明固体粉末中含有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对下列各组中外观相似的物质,不能用闻气味的方法来区别的是(  )

A.汽油、食用油 B.食盐、砂糖   C.酒精、食醋   D.白酒、矿泉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种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固体混合物的是(  )

A.纯净的氧气和固体五氧化二磷

B.冰水混合物和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

C.液态空气和干冰(固体二氧化碳)

D.过氧化氢溶液和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为a、b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10℃时,a的溶解度  b的溶解度(填“>”、“<”或“=”).

(2)3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交点,由此可获取的信息是:

  

(3)若要将溶液中的溶质分离出来,可以采用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等方法.上述两种物质中,较适合用降温结晶的是  (填“a”或“b”).

(4)在40℃时,把20g的b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是b物质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