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下面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
A.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化合物
B.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间的分离与重新组合过程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分析 A、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分子的构成;
B、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
C、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原子的数目的变化;
D、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反应的实质.

解答 解: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该反应有单质参加反应,故A错误;
B、由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示意图,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没有变化,但却可看出原子结合方式发生改变,可判断是原子的重新组合的结果反应的本质是原子重新组合过程,故B正确;
C、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C正确;
D、该变化前后都含三种原子、原子个数均为7个原子,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读懂表示分子构成的模拟图,是解答问题的基础;分子构成模拟图表示分子由原子构成,结构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C和D,对该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反应前反应后
ABCD
A.4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B.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C.4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B、CD.C、D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2: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肥料属于复合肥的是(  )
A.KNO3B.CO(NH22
C.Ca(H2PO4)与CaSO4的混合物D.K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同学取回矿石样品,他对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方法是:取矿石样品8g,将40g盐酸溶液分四次加入,所得数据如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序号加入稀盐酸质量(g)剩余固体质量(g)
1105.5
210m
3101.2
410n
(1)如表中m的数值3;n的数值1.2.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要制取4.4g二氧化碳,需纯碳酸钙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下面是九年级常见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如图是实验室模拟炼铁的实验装置图,请根据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2)在该实验中,硬质玻璃管和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红色粉末变黑、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写出玻璃管和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Ca(OH)2+CO2═CaCO3↓+H2O.
(3)该实验设计装置C的目的是尾气处理.
Ⅱ、如图是小伟同学探究物质性质时的连续操作步骤示意图,据此回答:

(1)操作中出现错误的步骤有(填步骤字母代号)AB.
(2)写出步骤B中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uSO4═Na2SO4+Cu(OH)2↓.
(3)步骤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蓝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现有6.4g某物质R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8.8g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如下:2R+3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4H2O,则下列说法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R完全燃烧后还生成7.2g水      ②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7.5%
③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            ④R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A.②③B.②④C.①②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读取液体体积
B.
滴加液体药品
C.
倾倒液体
D.
加热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上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CBDEA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减少NaCl
(3)若配得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0%,可能的原因是量取水时仰视(填“俯视”或“仰视”)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碳酸氢根离子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