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填空: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2)实验室可用上图中的装置来制备和收集一些常见的气体,请用化学方程式和上图中字母序号填写下表空白.

制取的气体

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O2

A

CO2

D

H2

Zn+H2SO4=ZnSO4+H2↑

B或C

(3)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有毒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实验室中制取一氧化氮可采用的 收集装置(填宇母序号)

(4)某同学取一定浓度的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新制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未见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条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襄阳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科学地认识、分析生话中的各种现象和事物。

(1)人体由50多种元素组成,人们常饮用襄阳特产富硒茶,其中硒元素属于_______(“常量”或 “微量”)元素。

(2)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水银温度计中的金属汞是由____构成的。

(3)诸葛亮铜像是我市一大旅游景观,同时也是襄阳特色地域文化的标志之一。选择金属铜钢作为雕塑材料,你认为其原由是_______(任写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淮安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的是

A.牙膏 B.蔗糖 C.面粉 D.豆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长沙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

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长沙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A.滴加液体 B.过滤 C.点燃酒精灯 D.加热试管里的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湘潭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金属的用途很广,我们应该保护好金属资源.回答以下问题:

(1)金属能用于做炊具,是因为金属具有 (填“导电性”或“导热性”);

(2)黄铜片和铜片相比较,硬度较大的是

(3)写出一条防止铁生锈的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湘潭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点表示t1℃时a和c的溶解度均为20g

B.t2℃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a溶液是饱和溶液

C.从a和c的混和溶液中提纯a,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D.将t1℃时a、b、c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邵阳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做一点改进的是________,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时,便可开始收集。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一组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图G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________ 。

(3)用收集的氧气完成图E铁丝燃烧的实验,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__ ;如图F向装满CO2 的软塑料瓶注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娄底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小军利用周末去外婆家做客,外婆家座落在有“梯田王国”之美誉的紫鹊界.

(1)中午,外婆做了一顿别致的午餐,有:①红米煮的饭,②水煮稻花鱼,③竹笋炒腊肉,④凉拌醋黄瓜.其中富含糖类的是 .(填序号)

(2)做饭菜用的水就是从山洞中引米的山泉水.你认为小军可以通过加入 米判断山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3)做菜用的炊具是一口铁锅,铁锅能用于做菜是利用了铁具有良好的 性.铁锅的手柄是用塑料做的,塑料属于 (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4)用完午餐后,小军主动帮外婆洗碗.用洗洁精去除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 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