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硝酸钾(KNO3)和氯化钾(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____________(填)硝酸钾的溶解度。

②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

P 点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两条曲线的交点,其含义是____________

④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钾,提纯硝酸钾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⑤将 t3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70.0g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0.0%的氯化钾溶液,需加水____________g。查阅相关物质的密度后,在实验室完成该实验,通常需要 仪器除烧杯、 胶头滴管外 ,还需____________(填字母标号)

A 电子天平

B 药匙

C 量筒

D 玻璃棒

⑥现有 t2时硝酸钾饱和溶液 m1 g 和氯化钾饱和溶液 m2 g。不考虑水的蒸发,一定成立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标号)。

A 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 分别升温至t3,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C 分别降温到t1,析出 KNO3的质量大于析出 KCl 的质量

D 保持t2不变,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混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答案】 增大 t2 ℃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 冷却热饱和溶液 30 CD AB

【解析】

1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 ℃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

2)根据溶解度曲线,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P 点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两条曲线的交点,其含义是在t2 ℃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

4)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提纯硝酸钾采取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

5)将 t3 ℃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0.0g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0.0%的氯化钾溶液,根据稀释定律,设稀释后溶液质量为x,可列出等式 x=100g,加水量=100g-70g=30g;稀释过程需要用到烧杯、胶头滴管外、量筒、玻璃棒。

6

At2 ℃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解度相等,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成正比,故一定成立;

B、分别升温至t3 ℃,二者的溶解度都变大,因此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故一定成立;

C、分别降温到t1 ℃,由于m1 g m2 g大小未知,因此无法得知析出 KNO3的质量和析出 KCl 的质量的大小关系,故不成立;

D、保持t2 ℃不变,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由于m1 g m2 g大小未知,混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无法得知。故选A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测定某含杂质7%的黄铜(主要含铜锌)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杂质中不含铜、锌元素,杂质不溶于水,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受热也不分解),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配制100g 14.6%的稀盐酸,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

2)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

3)向过滤后所得滤液中加入87.4g水,则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一种铜和氧化亚铁的混合物样品。为测定该样品中氧化亚铁的含量,某学生取20.0g此样品置于烧瓶中,分四次加入密度为1.22g/cm3的硫酸并做相关记录。关数据记录如下表:

加硫酸的序号

加入硫酸的体积/mL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

20.0

16.0

2

20.0

12.0

3

20.0

8.0

4

20.0

8.0

试计算:

110.0g此样品中铜的质量_____

2)样品中氧化亚铁的质量分数_____

3)所用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和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1)生活中可以用_____鉴别硬水和软水。通过 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2)如图电解水的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

3)如图是“水中起火”的实验,实验中白磷能在热水中燃烧,热水的作用是:_____。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填字母序号),若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6% (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如图提供的实验装置(部分铁架台、铁夹省略),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所用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填图中代号,下同),排水法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所用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排空气法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常常会发生炸裂试管的现象,原因有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100g a的溶液

B.c物质可能是熟石灰

C.a中含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D.20℃的三种物质的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50℃的Na2SO4饱和溶液降到40℃时有晶体析出

C.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含少量Na2SO4NaCl

D.40℃时,Na2SO4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Na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检验氢气纯度B. 倾倒液体

C. 用滴管吸取液体D. 稀释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牌发酵粉的部分信息,课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其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完成相应填空):

查阅资料:

1)发酵粉能够使面团松软、发泡是因为发酵粉产生了CO2所致;

2)酒石酸是一种易溶解于水的固体有机酸;

3Na2CO3受热不分解。

提出问题:

NaHCO3在发酵粉加水或加热时如何产生CO2

猜想:甲:

乙:酒石酸与NaHCO3在溶液中反应产生CO2

丙:NaHCO3加热产生CO2

试验探究:

1)小军同学取少量NaHCO3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无气体产生,从而否定了猜想甲,则猜想甲是________。小军又将酒石酸溶液和NaHCO3溶液混合,产生了CO2,从而验证了猜想乙,说明了NaHCO3具有的性质之一是_________

2)张华同学为探究猜想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张华另取适量NaHCO3粉末加入a试管中,加热,观察到a试管口有水生成,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持续加热直至两支试管均不再发生变化时,发现a试管中仍残留有较多白色固体粉末,向该粉末中滴加稀盐酸,有CO2产生,说明该粉末是__________

小结:NaHCO3在发酵粉中产生CO2的条件是__________ NaHCO3受热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