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化学反应之间、化学物质之间具有包含、并列、交叉等关系。下表中X、Y符合下图所示关系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淮北市2017届九年级第一单元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图示所示的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操作中,表明装置漏气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南阳市招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元素中,摄入不足会影响青少年骨骼发育的是 ( )

A、锌 B、铁 C、钙 D、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科版(遵义专版)2018届九年级化学:第5章测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表中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名称

氧气

熔点/℃

-38.3

1 064

1 083

1 535

3 410

-218

A. 铜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B. 在-216 ℃时,氧气是固态

C. 水银温度计可测量-40 ℃的温度 D. 用钨制的灯丝不易熔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丁蜀学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课本“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I.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 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II.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III.将实验II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

IV.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 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

(1)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II、III证明:氧化铁的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3)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评价】

(1)实验设计IV的目的是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IV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实验拓展】

(1)查阅资料得知:氧化铜、硫酸铜、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MnO2 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 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也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2)实验创新是中学生最为重要的科学素养。下图是某学校的师生对“MnO2催化H2O2溶液分解实验装置的创新设计”,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一支球形干燥管水平放置,用滴管吸取3ml(密度为1g/ml)质量分数为5%的H2O2加入干燥管的球泡内,再用药匙取0.2gMnO2粉末,加在干燥管的进气管的管壁上。

②点燃橡胶塞上棒香后,塞紧干燥管并将其竖立,观察到带火星的棒香立即复燃。

对该创新实验的评价,你认为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实验中所用的仪器、材料及药品均易得到 B.实验使用的药品用量太大

C.反应速度太慢,耽误时间

D.实验现象明显,整个装置好似点燃的灯塔,趣味性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丁蜀学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花花同学在试验时从量筒中取出部分液体,她先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读数为20 mL,倒出液体后,她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读数为9 mL,他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

A. 11 mL B. >11mL C. <11mL D. 不一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丁蜀学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金刚石切割玻璃 B. 工业法制取氧气 C. 酒精挥发 D. 葡萄变成葡萄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小明同学欲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以“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为研究对象,设计的实验装罝如图所示.

(1)根据实验目的,小明应该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填“只有反应前”“只有反应后”“反应前、后”之一)整个反应装罝(包括锥形瓶、气球和药品)的质量.

(2)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如图方式放好仪器,使天平平衡,记录称量数据.

②将碳酸钙粉末全部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锥形瓶中液体里出现的现象之一是_______________.

③当反应结束时,同学们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右边,同学们又重新称量记录了数据.

他们感到困惑,其他操作均正常,实验现象与数据为何与预测结果不符?请帮他们分析导致天平不平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呢经过讨论,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有_______生成或参与的化学反应必须在________装置内进行,才能正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于是他们对试验装置进行了重新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如图方式放好仪器,使天平平衡,记录称量数据.

②将碳酸钙粉末全部倒入锥形瓶中,观察现象。

③当反应结束时,气球完全鼓起,他们发现天平的指针仍然偏向右边,你认为出现该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最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_______(填序号)

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变少

B.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C.空气的浮力作用干扰了实验结果

D.生成气体的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若不考虑该因素的影响,该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

请从微观方面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表示物质构成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