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4 6 111 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5 0 84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析:此题是借助质量守恒定律对反应物生成物先做出判断,再利用质量关系进行求解,反应中反应物质量会减少,生成物质量会增加,从而判断生成物与反应物,即可判断反应的类型,且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相等可求出A的质量.
解答:解:由题可知,B物质的质量增加了9g,为生成物;C物质的质量减少了111g,为反应物;D物质的质量增加了80g,为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物质为生成物,参加反应A物质的质量为111g-(80g+9g)=22g.
A、由题意可知,C物质为反应物,生成A、B、D三种物质,所以为分解反应,故A正确;
B、由题意可知,C物质为反应物,生成A、B、D三种物质,所以为分解反应,故B错误;
C、由题意可知,B物质的质量增加了9g,C物质的质量减少了111g,D物质的质量增加了80g,参加反应A物质的质量为111g-(80g+9g)=22g.故反应中A、B、C、D四种物质(参加反应或生成)的质量比为22:9:111:22,正确.
D、反应前A物质有4g,反应后生成了22g,故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26g,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是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对相关量的分析与判断,并进而对反应的类型及质量关系进行探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5、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7 2.2 7.9 0.9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6.6 0 2.7
则反应后A的质量为
3.4g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分解反应
;该反应中B和D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
22: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通过文字、图表、数据获取信息,从而分析得出某种结论,是进行化学学习所需要的一种能力.下表记录的是在一个密闭容器中,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前后测得的有关数据: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 (g) 10 2 19 2
反应后质量(g) x 2 2 11
(1)表中数据表明,B物质可能与该化学反应无关,也可能是该反应的
催化
催化
剂.
(2)根据表中的数据,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测,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x=
18
18
 g,由此可知这一反 应属于
分解
分解
反应(填化合反应或者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0 10 10 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 21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番禺区一模)(1)在水、铜和氯化钠3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化学式是
H2O
H2O

(2)酒中含有乙醇(CH3CH2OH).乙醇由
3
3
种元素组成.
(3)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A的蒸气和红热B在高温下反应生成C和D,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O+C
 高温 
.
 
CO+H2
H2O+C
 高温 
.
 
CO+H2
.反应类型是
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

物质 A B C D --氢原子
--碳原子
--氧原子
微观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
(1)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盐酸,服用含MgCO3 的抗酸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O3+2HCl=MgCl2+H2O+CO2
MgCO3+2HCl=MgCl2+H2O+CO2

该抗酸药说明书上标明的食用方法为“嚼食”,嚼碎后服用的优点
药物与胃酸的接触面积大,反应快
药物与胃酸的接触面积大,反应快
;还有一些人因胃酸过少影响消化,建议他多食
性食物.
(2)生石灰在生活中常被用作食品干燥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干燥原理
CaO+H2O=Ca(OH)2
CaO+H2O=Ca(OH)2

(3)人被蚊虫叮咬后皮肤红肿起包,这是由于昆虫在人的皮肤内注入了少量甲酸所致.把少许下表所列的生活用品
A
A
C
C
(填编号)涂在被咬的皮肤上,痛痒便会消失.
物质   A B C D
肥皂水 食醋 牙膏 食盐水
pH 10 3 9 7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