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能源和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天然气、_______和石油等。

(2)化石燃料日趋枯竭,人类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______。

A.太阳能 B.风能 C.潮汐能

(3)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无害气体的反应示意图如下。

上图中的物质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毕业会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是

A. 观察气体颜色 B. 插入燃着的木条

C. 闻气体的气味 D. 倒入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滕州市九年级中考复习4月阶段性检测练习(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

(1)自然界中的水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长期饮用硬水可能会引起体内结石,生活中常用 来区分软水与硬水,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在水的净化过程中,除去水中不溶性的固体杂质,其实验操作方法称为

(2)水是常用的溶剂,配制下列溶液时,以水做溶剂的是 (填序号)。

A.食盐 B.医用碘酒 C.高锰酸钾 D.植物油

(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40℃时,甲物质与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80℃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世博园区内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获得直饮水。其中活性炭起________作用;化合物X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工业上制取X 的化学方程式为:Cl2 + 2 NaClO2 == 2 NaCl + 2 X,则X的化学式为 ;能够充分说明水的组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毕业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柠檬酸(C6H8O7)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用棉花蘸取柠檬酸溶液,擦洗杯子内的茶渍。

(1)柠檬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氧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现配制200 g质量分数为40%的柠檬酸溶液,实验操作如下:

①称量_______g柠檬酸固体;②用量筒量取________ mL水(ρ水≈1 g/cm3);③溶解;④装瓶、贴标签:在如图的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________

整个实验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50g质量分数为40%的柠檬酸溶液,稀释成10%的柠檬酸溶液,需加水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毕业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锂电池是指电极材料含金属锂或含锂化合物,使用非水溶液做离子导体的电池。银白色的金属锂是所有金属中最轻的一种,它的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就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合成氧化锂;锂还能和水剧烈反应变成氢氧化锂(LiOH),同时放出一种可燃性气体。

最早出现的锂电池利用化学反应Li+MnO2 LiMnO2提供电能。随着科技的发展,锂电池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一类新型锂电池——锂离子电池大量应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家用小电器上。锂离子电池由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构成,正极材料(如石墨)和负极材料(如LiCoO2)均能传导电子,电解液在正、负两极之间起输运离子、传导电流的作用。锂离子电池采用一种类似摇椅式的工作原理,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间来回穿梭,从一边“摇”到另一边,往复循环,实现电池的充放电过程。

由于锂离子电池中包含的电解液多含有机物,普遍存在易燃问题,在过充、过放、短路及热冲击等滥用的状态下,电池温度迅速升高,常常会导致电池起火,甚至爆炸。因此,目前大多数数码产品都会配备相应的保护元件,当检测到电池到达满电状态,会自动切断充电电路。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锂的物质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2)锂离子电池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3)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为LiCoO2,其中Li为+1价,则Co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4)锂电池使用非水溶液做离子导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安全使用锂离子电池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毕业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 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C. 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D. 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毕业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天然气用作燃料

C. 氢氧化钠用作干燥剂 D. 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毕业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木制桌椅 B. 塑料杯托 C. 金属表链 D. 陶瓷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他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一”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有相应的转化关系.其中,A、B都是黑色固体,通常状况下,C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溶于水会形成蓝色溶液,常用于配制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农药.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物质E所属的类别可能是(写一种物质的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