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以下熄灭蜡烛的原理是利用让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的是(  )
A.B.C.D.

分析 根据灭火的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用嘴吹灭蜡烛,吹走了蜡烛火焰的热量,从而降低了蜡烛的温度,导致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其着火点以下,使蜡烛熄灭,故选项正确.
B、用二氧化碳灭火,利用的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能隔绝氧气,故选项错误.
C、图中熄灭蜡烛的原理是隔绝氧气,故选项错误.
D、小苏打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利用的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能隔绝氧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人体缺钙易引发的病症是(  )
A.贫血B.夜盲症C.骨质疏松D.甲状腺肿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所示是几种容器中所盛放的物质,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③
 
氧气

二氧化碳
 
冰水
 
过氧化氢溶液
 
氯酸钾固体
A.只有①B.只有②③C.只有③④D.只有①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分液漏斗;b试管.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是B,收集装置是E.(填字母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小明为了测定铜和氧化铜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设计组装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识别:a锥形瓶;b酒精灯.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2HCl=ZnCl2+H2↑.
(3)装置D中酒精灯应在装置A中反应进行后(填“前”或“后”)点燃.
(4)装置B作用是除去H2中混有少量HCl.
(5)装置E中硫酸铜粉末变蓝色,说明硬质试管中反应后有水(或水蒸气或H2O)生成.
(6)实验前硬质试管中混合物的质量为5g,实验后剩余固体质量为4.2g,则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建设美好幸福射阳”是我们的责任,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是(  )
A.爱护校园花草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禁止秸杆燃烧D.工厂废水达标后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到结论.结合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甲中B的作用是对比.
(2)实验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CO2
(3)实验丙中,铁能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铁比铜活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甲烷燃烧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反应前后,氢原子、碳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
D.反应中A、B、C、D四种分子的个数比是5:4: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其中A、E为固体氧化物,且A为黑色粉末;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B具有消毒杀菌作用;C、Y、Z为无色气体,其中Y有毒;X是最常见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应①中A物质的作用是催化作用;溶液F中的金属离子是Fe3+(用符号表示).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③Fe2O3+6HCl═2FeCl3+3H2O;④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3)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反应②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涂油、刷漆等.
(4)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应⑤,其名称为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