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白色固体由硫酸钡、碳酸钙、碳酸钠、氢氧化钙中的三种物质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请把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取少量白色固体A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固体有剩余

原白色固体中含有__(用化学式表示)

取少量无色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碳酸钠,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取少量无色溶液B于试管中,先滴加酚酞试液,再加入____

_

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碳酸钙

【答案】BaSO4 Na2CO3+ 2HCl=2NaCl+H2O +CO2 过量(或足量)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硝酸钙、硝酸钡溶液 )(化学式表示要正确)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从无色变红色,再变无色(或溶液最终显无色1分)

【解析】

1)硫酸钡是不容于酸的沉淀,碳酸钙沉淀可与酸反应而溶解。白色固体A中加入足量的盐酸,现象是有气泡产生,说明固体溶于水后有碳酸钙存在,但是不确定来源,可能是固体中原有的,也可能是样品中同时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在溶于水的过程中生成的。固体有剩余,原白色固体中含有BaSO4;因为BaSO4为不溶于酸的固体,故含有BaSO4
2)少量无色溶液B中加入足量的盐酸,现象是有气泡产生,原白色固体中含有Na2CO3,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3)少量无色溶液B中先加入酚酞试液,因为碳酸钠一定存在,溶液显碱性,酚酞试液变红。同时加入酚酞试液是为了检验无色溶液B中是否含有OH-,从而证明原白色固体中是否有CaOH2,所以需要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除去无色溶液BNaCO3带来的干扰,然后,根据溶液的颜色来判断是否有CaOH2,若最终溶液为红色,则证明有CaOH2;若最终溶液为无色,则证明没有CaOH2,有CaCO3;故答案为:过量的CaCl2溶液;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新型能源转换与利用模式示意图:

(1)该模式中涉及的能源转化依次为:太阳能生物质能_____电能,其中太阳能转化成生物质能用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_____

(2)某有机物水相重整制取氢气的反应可表示为:CxHyOz+3H2O2CO2+6 H2,则xz=_____

(3)该系统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H2O

(4)与电解水相比,该模式制取氢气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学实验中能达到预期实验结果的是

A. 借助天平和其它手段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36.25%

B. pH试纸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5.5

C. 20℃时,配制2%的氢氧化钙溶液

D. 100g10%的稀盐酸加热蒸发掉50g,使其浓度变成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右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局部示意图,其中水电解系统及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溶液均采用K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燃料电池系统中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可以循环使用

C.水电解系统中KOH溶液中的水经电解部分消耗后,残留溶液的pH变小

D.水电解系统实现由电能到化学能的转化,燃料电池系统实现由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观察到a试管中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

B.刚开始预热,b试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

C.碳在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

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做电解水实验时,先在水中加入少量含酚酞的硫酸钠溶液(硫酸钠溶液呈中性)再通直流电一段时间,产生的现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气体a,木条上火焰熄灭

B. 在此反应中硫酸钠的作用是产生氢氧根离子

C. 反应结束后硫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 与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B.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89

D.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1)甲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

244g 甲完全燃烧至少需_______________g乙。

3)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

4)丙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纯净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工厂用氢气和过量的氮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NH3),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合成氨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生成了两种物质

B.反应前后氮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改变

C.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氮气的分子个数比为3:1

D.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没有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