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试管的容积为50mL,注射器的活塞实验前停在25mL处.容器内红磷足量).用酒精灯加热装置中的红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装置中活塞最终停留的接近刻度是( )

A.20mL处 B.15mL处 C.10mL处 D.5mL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广东省卓越教育集团九年级下学期四城联考A卷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资源可以直接取自自然界,是无限的 B.长期饮用硬水可以补钙

C.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D.可用适量杀虫剂消毒自来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氢原子________________;

②二氧化氮分子________________;

③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_____.

④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5价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符号“2NH3”中数字的含义:

“2”表示________________;“3”表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

A.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时,溶液变红色 H2CO3═H2O+CO2↑

B.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时,溶液变浑浊 CaCO3CaO+CO2↑

C.实验室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制CO2 CaCO3+2HCl═CaCl2+H2CO3

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 2CO+O2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错误的是( )

A.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B.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D.氢气和液氢都可以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炼铁把铁矿石和焦炭、石灰石一起加入高炉,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石灰石起的作用是

(一)甲组同学在学习炼铁的相关内容时,对炼铁时还原剂的选择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

单质碳也具有还原性,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什么工业上不用焦炭作为还原剂直接还原铁矿石?

【猜想与假设】

焦炭和铁矿石都是固体,接触面积小,反应不易完全。

【进行实验】

①称取两份相同质量的氧化铁粉末。一份与足量的碳粉均匀混合放入图1装置A的试管中;另一份放入图1装置B的玻璃管中。

②图1装置A和B两组实验同时开始进行。在图1装置B的反应中,实验开始前应先 (选填“通CO”或“加热”); 实验结束后应继续通入CO直至冷却至室温,其原因是

【实验现象】

当图1装置B的玻璃管中固体完全由 时(选填“红色变为黑色”或“黑色变为红色”),图1装置A的试管中仍有

【解释与结论】

焦炭和铁矿石都是固体,接触面积小,反应确实不易完全,这可能是工业上不用焦炭作为还原剂直接还原铁矿石的一个原因。

【完善实验】

联想到单质碳的一些化学性质,甲同学认为在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中可能还会有CO产生。为了证明碳还原氧化铁所得的气体中含有CO和CO2,将该气体通过图2的检验装置。图2A装置中的试剂是(写名称,下同) ,图2B装置中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用以吸收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 );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2存在的化学方程式 ;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存在的实验现象是 ;经过检验,证实碳还原氧化铁所得的气体中确实含有CO和CO2。

(二)精还原铁粉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下列研究:

【物质制备】

利用绿矾制备精还原铁粉的工艺流程如下:

粗还原铁粉中还含有少量铁的氧化物和Fe3C杂质,可用氢气在高温下进一步还原,其反应方程式为

FexOy+yH2xFe+yH2O,Fe3C+2H23Fe+CH4。

【含量测定】

为得到精还原铁粉并测定粗还原铁粉中氧和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按图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3CH4+4Fe2O33CO2+6H2O+8Fe(假设每步反应都完全,且不考虑装置内原有空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顺序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量样品和必要装置的质量;

②缓缓通入纯净干燥的H2;

③点燃酒精灯, (填“先点A处,后点C处”或“先点C处,后点A处”);

④分别熄灭A处、C处酒精灯;

⑤再缓缓通入少量H2;

⑥再次称量必要装置的质量

(2)步骤②的目的是 ,验证该步骤目的达到的实验方法是

(3)若缺少装置D,则所测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粗还原铁粉样品的质量为15.000g,装置B、E分别增重0.270g和0.330g,则计算样品出中碳、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是 。(列出计算过程,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HCOOH热浓硫酸H2O+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

B.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

C.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

D.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A.导电性 B.延展性 C.导热性 D.抗腐蚀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提供了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据该表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A.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变大

B.20℃时,100g饱和KNO3溶液中含有31.6gKNO3

C.将40℃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该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将80℃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