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 )

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故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同种元素的核电荷数相同,故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故所有原子都由这三种粒子构成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故分子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九年级12月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反应物可能属于氧化物

B.不考虑反应条件时,该图示可以表示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

C.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D.该反应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江阴市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盛放酒精的试剂瓶上应张贴的标志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江阴市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2007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冰川消融,后果堪忧”。科学家指出,气候变暖主要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的。为了减小温室效应的影响,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B.开发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C.大量使用煤作燃料,降低生产成本 D.用二氧化碳作原料生产一种全降解塑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5.5g研碎的石灰石粉末,进行四次高温加热 (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重复操作.记录数据如下:

请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________ g;

(2)求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氢气、干冰、冰水共存物 B.水银、焊锡、铝合金

C.液态氧、五氧化二磷、生铁 D.稀有气体、酒精、碳酸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宜兴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

B.氮气用来保护粮食,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上学期二次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新型食品保鲜剂“纳米α铁粉”被称为“双吸剂”。

(1)“双吸剂”工作原理是利用了铁的生锈,铁生锈实质是铁与 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填写化学式)。

(2)若用化学方法检验使用一段时间的“纳米α铁粉”是否完全失效,可选用 检验,若出现 的现象,说明该双吸剂仍可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陕西省咸阳市九年级上命题大赛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甲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水注入集气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2)乙生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差,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要求答出两种):

(3)丙生也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上,只不过用木炭代替了红磷。当木炭停止燃烧,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后,水能否进入集气瓶?为什么?

(4)若用铁丝代替红磷,实验能成功吗?为什么?

(5)上述实验同时也得出了氮气的 性质(写一条物理性质一条化学性质)

(6)[分组实验] 在讨论的基础上,同学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 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

组 别

1

2

3

4

5

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20

21

19

20

22

18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