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除杂、分离、检验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鉴别NH4Cl溶液和K2SO4溶液

NaOH溶液或Ba(NO3)2溶液

B

除去CO2中含有的杂质CO

点燃或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

从NaCl溶液中分离出NaCl

蒸发或过滤

D

检验食醋的酸性

紫色石蕊或无色酚酞

A. A B. B C. C D. 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2017届九年级5月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图 1 比较 Zn 和 Fe 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图 2 探究铁钉生锈时 O2 是否参与反应

C.图 3 比较红磷和白磷的着火点

D.图 4 测定空气中 O2 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2017年5月5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飞成功(如图所示),实现中国航空工业重大历史突破。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示的材料中,橡胶属于______________(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2)国产大型客机C919的综合监视电子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其中的电子芯片,制备该电子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硅单质与金刚石结构相似,则构成硅单质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原子 ②分子 ③离子

(3)锂原子(Li)结构示意图为,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则锂离子符号是________。

(4)在空气中,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7届九年级中考考前押题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为测定某氮肥中硫酸铵的纯度(即质量分数)是否与如图标签相符,小林取一定量该氮肥样品与烧杯中配成溶液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反应,记录有关数据如表。

反应前

反应后

烧杯和样品溶液总质量

氯化钡溶液质量

过滤后烧杯和溶液总质量(滤液的损失忽略不计)

45g

55g

76.7g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BaCl2═BaSO4↓+2NH4Cl,其他成分能溶于水但不参加反应。

(1)反应共生成BaSO4的质量为 g。

(2)若所取氮肥样品的质量为15g,试通过计算确定氮肥中硫酸铵的纯度是否与标签相符。(请写出计算过程)

(3)反应前后,溶液中硫元素的质量 (填“不变”、“增大”或“减小”)。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7届九年级中考考前押题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2017年金鸡贺岁普通纪念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一枚普通纪念币,与现行流通人民币职能相同,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该纪念币面额为10元,直径为27毫米,材质为双色铜合金。请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不属于铜合金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黄铜 B.青铜 C.铜丝

(2)选择铸造纪念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填序号)。

A.金属的导电性 B.金属的耐腐蚀性

C.金属的硬度 D.金属的价格

(3)专家提醒,如果保存不当,纪念币表面会有“铜绿”[Cu2(OH)2CO3]生成。“铜绿”是铜与空气中的水蒸汽、氧气和_________缓慢反应的结果;可用保持纪念币表面_________来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7届九年级中考考前押题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是小强同学对有关知识的总结,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生活中的化学

B.物质的结构

①新装修屋内主要污染物——甲醛

②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CO2

③煤气中毒的原因——CO

①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②金刚石是由金原子构成的

③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

C.化学中的守恒思想

D.物质的俗称

①加水稀释前后溶液的溶质质量不变

②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

③参与反应物质总质量等于生成物总质量

①Na2CO3:小苏打

②C2H5OH:酒精

③CaO:熟石灰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7届九年级中考考前押题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转化的例子中不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

A. 燃起篝火烘烤食物 B. 火力发电厂用煤燃烧发电

C. 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贮藏在淀粉中的能量 D. 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17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规范合理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吸取氢氧化钠溶液后的胶头滴管可直接再吸取氢氧化钙溶液

B. 为减少实验误差,在量筒内溶解氯化钠

C. 为防止产生的液体洒落,加热硫酸铜晶体时将试管口略向上倾斜

D. 做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需的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三校2017届九年级第三次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 将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C. 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是A>B

D. 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