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是舌尖上最不可缺少的味道。下面三幅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反应,但生成物中都有氯化钠。

1)图1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氯化钠是由_____构成的(填粒子符号)。由图1可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_____有密切的关系。

2)图2的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图3所示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填化学式)。

【答案】Na+Cl- 最外层电子数 复分解 ClO2

【解析】

1)图1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氯化钠是由 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由图可知,当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发生了改变,故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的联系;

2)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图3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其化学式为ClO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检验氢气纯度B. 倾倒液体

C. 用滴管吸取液体D. 稀释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牌发酵粉的部分信息,课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其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完成相应填空):

查阅资料:

1)发酵粉能够使面团松软、发泡是因为发酵粉产生了CO2所致;

2)酒石酸是一种易溶解于水的固体有机酸;

3Na2CO3受热不分解。

提出问题:

NaHCO3在发酵粉加水或加热时如何产生CO2

猜想:甲:

乙:酒石酸与NaHCO3在溶液中反应产生CO2

丙:NaHCO3加热产生CO2

试验探究:

1)小军同学取少量NaHCO3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无气体产生,从而否定了猜想甲,则猜想甲是________。小军又将酒石酸溶液和NaHCO3溶液混合,产生了CO2,从而验证了猜想乙,说明了NaHCO3具有的性质之一是_________

2)张华同学为探究猜想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张华另取适量NaHCO3粉末加入a试管中,加热,观察到a试管口有水生成,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持续加热直至两支试管均不再发生变化时,发现a试管中仍残留有较多白色固体粉末,向该粉末中滴加稀盐酸,有CO2产生,说明该粉末是__________

小结:NaHCO3在发酵粉中产生CO2的条件是__________ NaHCO3受热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经过体外药学研究发现,瑞德西书(C27H35N6O8P) 这种化学药物能在体外抑制新冠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效应,减少新冠病毒感染细胞胞浆和囊泡内的病毒颗粒,下列对瑞德西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瑞德西韦属于有机化合物

B.1个瑞德西韦分子中含有3个氮分子

C.瑞德西韦由碳、氢、氮、氧、磷五种原子构成

D.瑞德西书中CHNO元素的质量比为27:35:6: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 B. C. D. 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是单质,DF都是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B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_ B由三种元素组成,写出一个AB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2) EF能反应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HCOCaNaAlAgCuS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ABCF为单质,其中组成B物质的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C为紫红色固体;在通常情况下,F是气体;H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I均为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图中“”表示两端物质能反应;“”表示物之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省去。

1)写出H的化学式:_____

2)写出C→A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G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写出H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丙氨酸是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C3H7O2N)之一,如图是丙氨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图,下列对丙氨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丙氨酸中含有碳原子

B.丙氨酸分子中碳、氢、氧、氮原子的质量比为3:7:2:1

C.每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13个原子核

D.丙氨酸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和收集气体,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如果用高锰酸钾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图中你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标号)。

2)实验室可用BC装置制取并收集多种气体。请你写出制取其中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该气体还可用如所示中的甲和乙装置来制取:若选择甲装置制取该气体,与B装置相比,优点是(写一点)__________________

3)小华同学用所学的初中物理知识设计如如装置代替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①请写出利用如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小华想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可用图中(填标号)__________的装置。验证该气体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②小亮同学认为把装置中的铜丝网换为铁丝网,也能制取较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考虑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这种说法是否正确?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 (写物质名称)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

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

小林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的猜想正确。

的猜想正确。

的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