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KNO3、NaNO3、NaC1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时,KNO3的溶解度最大

B. 0℃时,100 g NaNO3饱和溶液中含73 g NaNO3

C. 从NaCl溶液中获取NaCl晶体时,必须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D. 分别将20℃的KNO3、NaNO3饱和溶液加热至80℃时,KNO3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NaNO3溶液

【答案】D

【解析】

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最大,硝酸钾的溶解度最小,错误;B、 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是73g,则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够溶解73g硝酸钠而不是100g溶液中,错误;C、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不明显,对于这样的物质应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错误;D、硝酸钾和硝酸钠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将20℃的KNO3、NaNO3饱和溶液加热至80℃时,硝酸钾和硝酸钠都变成不饱和溶液,所以KNO3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NaNO3溶液,正确。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B、C、D均为初中常见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请结合下列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如果A是一种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B、C、D均为可溶的盐,D中含有两种元素,写出D的化学式_________

(2)如果A是一种黑色粉末,D是一种红色固体,C中溶质含两种元素,则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A是一种用于玻璃、造纸的盐,B→D是分解反应,则B→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由黄河水得到自来水,需要对黄河水进行净化,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最后一步常用氯气进行杀菌消毒,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图所示: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已知产物之一 HClO(次氯酸)也是一种酸,写出次氯酸与 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用化学符号表示:

2个铁原子__________3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③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④镁离子__________

(2)用字母序号填空:a.活性炭 b.生石灰 c.干冰 d.葡萄糖

①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②可直接进入血液补充能量的是___③可以用来吸附色素等物质的是_______④可用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②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反应_________③用少量稀盐酸除去铁器表面的锈迹__________④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同时生成氢气和氯气(Cl2)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和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b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铁丝在氧气中点燃可发生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B装置可制取CO2并探究CO2的性质,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观察到试管中的_____(填溶液颜色变化);

(3)C实验中薄铜片上观察到的现象,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_,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12月18日,南通地铁正式开建,标志着南通进入“地铁时代”。

(1)地铁列车车体大量使用的镁铝合金属于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镁铝合金的优点是_____

(2)地铁建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钢铁。工业炼铁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地铁信息传输系统中使用的光导纤维和电子芯片的关键材料分别为二氧化硅(SiO2)和晶体硅(Si)。将二氧化硅转化为硅的过程属于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地铁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浆以及机械漏油等,都会对水体产生污染。使用活性炭可对污水进行处理,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性。

(5)为确保消防安全,地铁隧道中须安装自动喷淋系统。喷出的水能灭火的原因是_____

(6)地铁施工工程车的尾气中含NO、CO.尾气经过如图2所示催化转化后,可实现达标排放。写出单质X的化学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初中化学课本中的部分实验如下图。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实验。将导管放入水中的目的是_____,证明装置不漏气的现象是_____

(2)图2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在锥形瓶瓶塞上的玻璃管外端套一个瘪气球,瘪气球的作用是_____

(3)图3是过滤液体的实验。倒入液体时漏斗内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主要是为了防止_____

(4)图4是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其中的花朵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干燥纸花。把石蕊小干花一半喷水后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石蕊小干花喷一半水的目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一个充满O2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容器中的碳粉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容器中反应后的气体进行如下探究:

(知识回顾)碳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的产物是不同的,写出碳不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提出猜想)

(1)小红对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四种猜想,你认为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有_____(填字母)。

A.C和CO B.只有CO C.CO和O2 的混合气体 D.只有CO2

(2)小明认为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CO和 CO2的混合气体;小强认为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CO2和O2

(实验探究1)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3)装置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装置D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实验探究2)小强把小明实验装置D的氧化铁换成了铜丝网,并去掉E装置验证其猜想。

(步骤1)先加热装有铜丝网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再通入容器中气体,观察现象;

(步骤2)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反思评价)指导老师在分析其实验方案后,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错误或不足。

①步骤1应先通入容器中气体一段时间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________

②没有必要进行步骤2的实验,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依据下列20℃时的实验和数据回答10~11题。

已知20℃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g和88g。

下列关于①~⑤所得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溶质质量:①<② B. 溶液质量:②<④

C. 溶质质量分数:①=③ D. ⑤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