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根据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是蒸发溶液的实验,仪器a  的名称是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防 .         

(2)乙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  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前,白磷不燃烧,而打开后,白磷燃烧.比较打开活塞前后的现象,证明白磷燃烧需要  .烧杯中水的作用是  .                   

(3)丙是一组对比实验,实验目的是  .                        


【考点】蒸发与蒸馏操作;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1)根据图可以知道仪器的名称;根据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根据反应原理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物质的溶解于溶剂的种类有关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                                                

(1)仪器a是铁架台,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故答案为:铁架台,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前,没有氧气,白磷不燃烧,而打开后,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产生了氧气,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烧杯中的水一方面可以隔绝氧气,另一方面使白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3)丙实验是将氯化钠加入等量的水和汽油中,该实验是想比较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故答案为:比较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答案:                                                      

(1)铁架台;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氧气(O2);隔绝氧气、使白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3)比较氯化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常见实验的解释,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分子的知识,正确的是(  )

A.水变为水蒸气,说明分子受热变大

B.打开浓氨水的试剂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由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C.石蜡受热熔化,说明分子分成了原子

D.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经混合后,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发生了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按要求写出化学符号:

(1)4个碳酸根离子            ;            (2)3个氨分子      

(3)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  (4)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  

(5)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多的金属元素        ;  (6)体温计中的液态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  )                         

A.柳絮纷飞                                                 

B.花香四溢                                                 

C.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B.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                                     

C.钠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D.钠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事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生米煮成熟饭 B.水变成水蒸气

C.酒精挥发 D.大石块打成粉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不一致的是(  )

A.汞   水银   Ag   B.碳酸钠   纯碱  Na2CO3

C.氧化钙   生石灰  CaO D.氢氧化钠   苛性钠   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6g生铁样品加入到盛有100g过量硫酸的烧杯中(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5.8g,试行算:

(1)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生成H2的质量为  

(3)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要写出计算步骤,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过程示意图.

(1)指出图中两处明显错误,并说明改正方法.

  

  

(2)将示意图改正后进行如下实验:

①计算:氯化钠  g,水  g;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上述质量的氯化钠,放入烧杯中;

③量取:用  mL(填“50”、“100”、或“200”)量筒量取所需水(水的密度:1g/cm3),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④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是  

(3)讨论:若称取的氯化钠中含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