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是三个化学小实验,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
精英家教网
(1)图1中关系到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2)图2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由此可以推测气球随着反应的进行会
 
(“变小”或“变大”).
(3)图3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为:
 
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的有关知识结合题意进行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结合压强知识进行分析.
(3)根据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混合的现象进行分析.
解答:解:(1)图1中,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反应.
(2)图2中,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锥形瓶内压强减小,因此气球随着反应的进行会变大,故填:2NaOH+CO2═Na2CO3+H2O;变大.
(3)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混合会产生白色沉淀,故填:产生白色沉淀.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以及反应类型的有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9、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1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其形状、大小及同种稀盐酸的用量均相同).

(1)小明同学认为通过①和③可以比较铁和锌的金属活动性,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锌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铁快

(2)一段时间后,观察到②中的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这说明铜比银的活泼性
(填“强”或“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AgNO3═Cu(NO32+2Ag

(3)小红认为上述实验方案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利用金属不同的化学性质补充了一个实
验(图2所示),从而达到了实验探究目的.则小红同学的实验中:x是金属
Fe(铁)或Cu(铜),
;y是
CuSO4(硫酸铜)或HCl(稀盐酸)
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如图1,A、B、C三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①实验C中,烧杯中看到的现象是
铁钉表面变成红色
铁钉表面变成红色

②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B
B
,理由是
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去了
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去了

(2)如图2是“用木碳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用木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C+2CuO
 高温 
.
 
2Cu+CO2
C+2CuO
 高温 
.
 
2Cu+CO2

②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为了探究试管中剩余固体的组成,待试管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搅拌后过滤.
a.若滤纸上留有黑色、红色固体,而滤液为无色,则滤液中的溶质是
H2SO4
H2SO4
,说明试管中的剩余固体为
木炭、Cu
木炭、Cu

b.若滤纸上留有黑色、红色固体,而滤液呈蓝色,此时滤液中的溶质是
CuSO4、H2SO4
CuSO4、H2SO4

(3)如图是探究酸碱中和的实验:

小丽同学为探究上述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选取BaCl2、锌粒、紫色石蕊等三种药品和试剂来设计实验,请你根据下表判断出正确的实验方案及分析错误方案的出错原因: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硫酸过量
方案二 取样,放入几粒锌粒 溶液中产生气泡 硫酸过量
方案三 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硫酸过量
①设计的三个方案中,正确的方案是:
方案二和方案三
方案二和方案三

②请分析错误方案的原因:
溶液中有生成的硫酸钠,加入氯化钡溶液即使硫酸不过量同样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有生成的硫酸钠,加入氯化钡溶液即使硫酸不过量同样产生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污染导致的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同学们在研究酸雨的危害时,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酸雨能腐蚀自然界中的哪些物质呢?

[探究实验]
实验1:如图1,小香同学做了硫在氧气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1)
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实验中出现的错误是(2)
集气瓶口没有加盖玻璃片
集气瓶口没有加盖玻璃片

若按正确操作,反应后再向瓶中倒入少量蒸馏水,振荡,使二氧化碳(SO2)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一段时间后,亚硫酸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请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3)
SO2+H2O=H2SO3
SO2+H2O=H2SO3
、2H2SO3═2H2SO4.由此,同学们制得了硫酸型酸雨.实验2:小坊同学将所得硫酸型酸雨溶液分成三等分,分别加入到如图2三个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下现象:
A中:树叶变黄;B中:(4)
固体表面有许多气泡
固体表面有许多气泡

C中:固体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
[反思与交流]酸雨不仅能腐蚀大理石雕像(如图3),还能腐蚀(5)
森林树木
森林树木

有同学提出制取CO2时,不能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为什么硫酸型酸雨能腐蚀大理石雕像呢?你认为原因是:
(6)
雨水把生成的硫酸钙冲刷掉,使硫酸继续和大理石反应
雨水把生成的硫酸钙冲刷掉,使硫酸继续和大理石反应

[拓展与应用]怎样防止酸雨产生,请你提出一点建议: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年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三)(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1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其形状、大小及同种稀盐酸的用量均相同).

(1)小明同学认为通过①和③可以比较铁和锌的金属活动性,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一段时间后,观察到②中的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这说明铜比银的活泼性______(填“强”或“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小红认为上述实验方案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利用金属不同的化学性质补充了一个实
验(图2所示),从而达到了实验探究目的.则小红同学的实验中:x是金属______;y是______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