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化学兴趣课上,同学们对过氧化钠(Na2O2)可以做供氧剂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供资料】①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和另一种物质。

②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能与H2O、HCl气体等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氧气,不能与N2发生反应。

(1)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

①写出检验G中气体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无装置C,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③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已经除尽。

(2)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另一种物质。

【猜想与假设】下面是同学们提出的3种猜想:

猜想1:是NaOH 猜想2:是NaHCO3 猜想3:是Na2CO3

你认为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不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___

【进行实验】排除错误猜想后,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验证了另一种物质。

【反思与评价】(3)实验之后,该小组对实验进行反思。

①某同学认为上述方案存在不足,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气体为氧气 H2O 装置F不变浑浊 1、2 参加反应的物质中不含氢元素,不可能生成氢氧化钠或碳酸氢钠 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后的固体中可能含有未反应完的过氧化钠,与 盐酸反应也会有气泡产生,不能证明固体中有碳酸钠 2CO2+ 2Na2O2 = 2Na2CO3 + O2

【解析】(1)①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是否复燃;

②信息显示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能与H2O、HCl气体等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氧气,因此若无装置C-浓硫酸吸水,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水;

③二氧化碳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二氧化碳被除尽,则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2)【猜想与假设】根据质量守恒定可以知道: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都不含氢元素,故不可能生成含有氢元素的碳酸或氢氧化钠,故不正确的猜想为:1、2;

【反思与评价】①因为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后的固体中可能含有未反应完的过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也会有气泡产生,因此不能证明固体中有碳酸钠;

②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水和碳酸钠,反应的方程式为:2CO2+2Na2O2=O2+2Na2CO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 石油气经加压后贮存在钢罐中,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B. 水汽化后,体积变大,说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C. 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D. 水在通电情况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获得单质钯(Pd),取100 g17.7%的PdCl2溶液,加入10.0 g金属Co粉,使其充分反应,得到Pd和钴的氯化物溶液。经分析所得Pd的质量为10.6 g,未反应的Co粉质量为4.1 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所得溶液的质量为95.3 g B.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3 g

C. 所得溶液为CoCl3溶液 D. 所得溶液为CoCl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物质的分类有多种标准,现有下列各种物质,请按要求填空:

空气 冰水混合物 过氧化氢溶液 氯酸钾 氧气

分类标准

混合物


单质

氧化物

气体

属于该类的物质(填序号)


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Ⅰ、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⑴通过称量下列各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填标号),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A.蔗糖和水 B.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C.铁和氯化铜溶液

⑵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变化如图6所示。

①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_________g。

⑶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7所示:

①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

②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和生成的丙物质分子数目比为__________

Ⅱ、甲和乙两种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8所示。

⑴ 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填“增大”或“减小”)。

⑵ 下列对P点的含义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⑶ 25g乙物质完全溶于100g水中所需的最低温度是______℃。

⑷ t2℃时,若从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须蒸发掉较多水的是_________(填“甲”或“乙”)物质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从已有知识出发来获取新知识的手段之一是利用科学方法,这就是技能。初中教材有许多科学方法,除了控制变量,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方法?给定下列图示,请回答:

(1)用上述图示表示物质的微观结构,这种科学方法叫________

依据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标准,将上述代表的元素分成两类,其中一类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分类后,你会发现: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能组成物质,金属间不能反应,只能变成合金,但非金属元素间有些能组成物质。如:HCl、NH3 正因为如此,武汉大学的科学家们,研究出用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是世界最硬的物质,其名称叫_________,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F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可参与光合作用,B是酸溶液,C为黑色粉末,D为钡盐溶液,E溶液显碱性, F为盐溶液,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另一种物质,“——”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图中已略去部分物质),

(1)在图中写出下列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2)D+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和足量的B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H、C、N、O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②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③炼钢的气体 ;④点燃前需验纯的气体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关于物质分类中正确的是( )

A. 混合物:煤、石油、冰水混合物 B. 有机物:甲烷、乙醇、葡萄糖

C. 酸:硫酸、盐酸、碳酸钠 D. 单质:干冰、金刚石、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