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

A.氯化钠B.氨气C.硫酸铜D.金属汞

【答案】B

【解析】

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选项A错误;

B、氨气是由氮、氢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氨分子构成的,选项B正确;

C、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选项C错误;

D、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选项D错误。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KMnO4B.臭氧(O3)C.SO2D.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括号内的物质)不正确的是(  )

A.氮气中的氧气(铜)B.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硫酸)

C.碳酸钙中的氯化钠(水)D.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蒸气(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植树造林,净化环境

B.油锅着火,加水浇灭

C.煤气泄漏,开灯检查

D.深埋电池,消除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些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70℃时,在100g水中加入110g硝酸钾固体,所形成的溶液是溶液(“饱和”或“不饱和”).
(2)将上述溶液降温到10℃时,析出的晶体质量是 g.
(3)工业上将硝酸钾和氯化钠的热混合溶液(两者均己达到饱和)冷却至室温.析出晶体.
①析出的晶体中主要物质是
②关于剩余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含氯化钠,不含硝酸钾,且氯化钠达到饱和
B.含有氯化钠,又含有硝酸钾,且只有氯化钠达到饱和
C.含有氯化钠,又含有硝酸钾,且两者都达到饱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的转化中,只有加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A.CuO→CuCl2

B.Zn→ ZnSO4

C.CaCO3→CO2

D.AgNO3→AgC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镁与水的反应,设计如下实验:
步骤1:将镁条用砂纸打磨至光亮,分成两等份。
步骤2:将一份光亮的镁条置于冷水中,几乎没有观察到任何现象。
步骤3:将另一份光亮的镁条置于热水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1)将镁条用砂纸打磨至光亮的原因是
(2)经百度可知,活泼金属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和氢气,如果金属活动性越强,生成的碱的碱性越强。某同学就向步骤3的烧杯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到镁条的表面有明显的红色出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应类型是(基本反应类型)。
(3)步骤2和3对比可知,影响镁与水的反应速率的一个因素是
(4)根据以上信息,若将金属钠加到硫酸铜溶液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该方法的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C.隔绝氧气

D.使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李在化学实验技能考查中,完成“用稀盐酸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并测碳酸钠溶液的pH”实验。
【实验一】小李取待测液甲、乙分别放置在试管①和②,再往两支试管中滴入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根据现象推知,乙为碳酸钠溶液。

(1)实验中,小李应观察到试管②的现象是 , 该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老师指出:除盐酸外,还可使用其它试剂鉴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请你选择一种不属于酸的试剂,并将鉴别实验中的预期现象以及化学方程式填入下表。

选择的试剂

预期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支试管无明显现象;
另一支试管


(3)【实验二】小李用玻璃棒蘸取“实验一”后试管②中的溶液沾在pH试纸上,观察试纸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小李的记录如下:

实验现象

结论

溶液沾在试纸上,试纸缓慢地变色

与标准比色卡对比,Na2CO3溶液pH=3

小李因操作错误,得出“Na2CO3溶液pH=3”的错误结论。指出小李操作错误之处。
答:
(4)指出小李记录的“实验现象”中不科学的地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