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蜡烛燃烧产物中含有哪些成分,于是进行如下实验。

(查阅文献)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是由碳、氢元素组成。

(猜想与假设)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设计实验)

1)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出现浑浊现象,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另取一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到_____,证明有水生成。在实验中,小华观察到一个异常现象:小烧杯内壁上产生少量黑色物质。

(交流与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该黑色物质可能是石蜡不完全燃烧生成的_____,理由是_____,据此,他们猜想还可能产生一氧化碳。

为验证存在该气体,小组成员设计图1所示的实验。

(设计实验)

1)将玻璃管一段伸入蜡烛的焰心部分。

2)用带有金属网罩的酒精灯加热另一端的氧化铜,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氧化铜由黑变红,证明蜡烛不充分燃烧有一氧化碳生成。对此,小明提出质疑:由以上现象不一定是生成了一氧化碳导致,还可能是_____

同学们又在玻璃管中部放入_____重新实验,观察到黑色的氧化铜再次变红,由此确定蜡烛不充分燃烧有一氧化碳生成。

该兴趣小组欲利用数字化实验测定蜡烛发生不完全燃烧的产物,特设计如图2装置:收集含氧气50%的气体于钟罩内,将蜡烛点燃后放入钟罩,塞紧带有传感器的橡胶塞。实验过程中记录的相关数据如图3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010s时,氧气浓度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_____

2)根据图象预测,蜡烛发生完全燃烧的时段为_____,结合图象说明理由_____

3)结合本实验记录的数据,写一条你的新认识_____

【答案】CO2+CaOH2CaCO3↓+H2O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炭黑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且石蜡中含有碳元素 蜡烛燃烧产生的炭黑还原了灼热的氧化铜 棉花 蜡烛燃烧后,瓶内氧气未充分混合均匀 040s 该时间段,氧气含量较高,并且没有生成一氧化碳 当氧气浓度约低于33%时,蜡烛已发生不完全燃烧

【解析】

[设计实验]

1)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故填:CO2+CaOH2CaCO3↓+H2O

2)另取一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证明有水生成。

故填: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交流与讨论]

同学们一致认为该黑色物质可能是石蜡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炭黑,理由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且石蜡中含有碳元素。

故填:炭黑;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且石蜡中含有碳元素。

[设计实验]

2)由以上现象不一定是生成了一氧化碳导致,还可能是蜡烛燃烧产生的炭黑还原了灼热的氧化铜;

同学们又在玻璃管中部放入棉花重新实验,观察到黑色的氧化铜再次变红,由此确定蜡烛不充分燃烧有一氧化碳生成。

故填:蜡烛燃烧产生的炭黑还原了灼热的氧化铜;棉花。

1)在010s时,氧气浓度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蜡烛燃烧后,瓶内氧气未充分混合均匀。

故填:蜡烛燃烧后,瓶内氧气未充分混合均匀。

2)根据图象预测,蜡烛发生完全燃烧的时段为040s,理由:该时间段,氧气含量较高,并且没有生成一氧化碳。

故填:040s;该时间段,氧气含量较高,并且没有生成一氧化碳。

3)结合本实验记录的数据可知,当氧气浓度约低于33%时,蜡烛已发生不完全燃烧,在空气中燃烧的蜡烛会发生不完全燃烧等。

故填:当氧气浓度约低于33%时,蜡烛已发生不完全燃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下图所示的仪器和KClO3MnO2、稀硫酸、稀盐酸、石灰石等药品供选择,若在实验室完成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⑦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O2的仪器组合是_________(填序号),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仪器组合还可用于实验室制取O2,你认为需要补充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选择上述原有仪器和药品制取并收集O2,需要补充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所需最合适的导管是___________(填仪器序号),写出相关的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利用以下实验装置准确测定出某混合气体中(成分:COCO2H2)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实验时先通一段时间氮气,再继续实验(已知:3H2+Fe2O32Fe+3H2O.实验中供选用试剂:①NaOH溶液,②澄清石灰水,③浓硫酸。且装置中试剂均足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丁中依次盛装试剂①、试剂③、试剂②

B. 实验时,应先打开活塞K,再用管式炉加热

C. 装置戊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水蒸气

D. 测得装置甲、装置丁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即可求出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把A、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并测得反应物和产物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A

B

C

D

反应前质量

反应后质量

待测

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C一定是反应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

B. 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

C. 反应过程中,物质B和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D. 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4:216,则反应中A和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图是某汽车尾气处理净化装置里的微观反应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Ⅱ前后,分子数目保持不变

B. 反应Ⅰ属于化合反应

C. 反应Ⅱ属于置换反应

D. 反应Ⅰ、Ⅱ历程中,共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宵佳节,我国有很多祈福的习俗。

1)孔明灯的燃料是固体酒精,其中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孔明灯内火焰温度达300℃以上,一旦飘落遇到可燃物易引发火灾。居民区一旦着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其原理是_____

3)酒精是一种可再生能源,近年来我国政府推行乙醇汽油,其意义在于_____(填一条即可)

4)某同学家元宵节的午餐食谱:米饭、红烧肉、清真鲤鱼、豆腐骨头汤。该食谱缺少的营养素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KNO3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等质量的KNO3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B. t2℃时,100 g KNO3的饱和溶液中含KNO3 60 g

C. 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Cl,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D. 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KNO3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酸钡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用含有二氧化硅和硫酸钡杂质的碳酸钡原料生 产碳酸钡产品的工艺如下:(已知二氧化硅难溶于水,难溶于盐酸)

1酸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

2操作 A”中实验室常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

3沉钡发生多个反应,其中生成碳酸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

5操作 B”中包括的操作有洗涤、_____;溶液 A 中的溶质可能的组合有_____种。

6)本过程中的生成物可以直接应用于流程的是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

2C装置用于制取气体,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加以改正:_____,用改正后的装置进行实验。

3)现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填字母序号)。

4)欲制取CO2B装置相对于C装置的优点是_____。选用D装置收集CO2,验满的方法是_____。欲干燥CO2,应将气体通过F装置,F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