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不易溶于水B.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C.镁带能在空气中燃烧D.汽油易挥发

分析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 解: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因此,都属于物理性质;
A、氧气不易溶于水属于物质的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
B、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属于物质的状态和气味,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
C、镁带在空气中可以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
D、汽油易挥发属于汽油的物理性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做金属钠和水反应的实验时,通常在煤油里用剪刀剪下一颗绿豆大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去表面上的煤油,投入盛有水的烧杯里.可以观察到钠块在水中立即熔化成银白色小球,浮在水面上迅速游动,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向烧杯中滴入1-2滴酚酞试液,烧杯里的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请你根据上述实验描述金属钠具有的性质(写出三点)密度小于水;熔点低;与水反应生成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液体试剂倒入烧杯
C.
倾倒液体
D.
加热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正快步向我们走来.
(1)2007年4月26日,北京奥组会发布了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传递火炬--“祥云”样式,如下图甲所示,“祥云”用的燃料为丙烷(化学式为C3H8),燃烧只生成H2O和CO2,是一种环保燃料,请写出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3H8+5O2$\frac{\underline{\;点燃\;}}{\;}$4H2O+3CO2
(2)同日,北京奥组会发布了北京奥运圣火的传递路线,珠穆朗玛峰是奥运圣火要经过的世界最高峰,绍兴也是奥运圣火传递的城市.“祥云”火炬的火焰是火炬燃烧室里一定流量的丙烷气体和空气混合燃烧产生的,设计者考虑了不同气候、地理环境条件下火炬都要有旺盛的火焰.那么“祥云“火炬在珠峰传递时比在绍兴传递时,应调大 (填“调大”或“调小“)火炬燃烧室里空气的进入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反应制取少量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的五处错误:
①试管口向上倾斜
②导管伸入试管太长
③试管口没有塞棉花
④铁夹没有夹在离试管口三分之一处
⑤酒精灯内的酒精多于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二
(2)若检验集气瓶中是否装有氧气:将一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内),看木条是否复燃;
(3)若检验集气瓶中是否已集满氧气(排空气法):将一带火星的木条放置于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复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在过滤实验中,有以下要求: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滤纸与漏斗内壁要贴紧,不留气泡;滤纸应紧贴漏斗内壁;液体应沿玻璃棒注入漏斗中,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简单说来,就是一贴(即:滤纸要紧贴漏斗壁)、二低(即: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即: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漏斗下端口紧靠烧杯内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在原子中,电子是体积小、质量轻的一种微小粒子.不同的原子,含有的电子数目不同.在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能量高的离核远,能量低的离核近.通常把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称为电子层.用电子层可以方便的表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电子对原子的性质有很大影响,不仅原子的体积由这些电子决定,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也是由电子决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H2”表示氢气,还可以表示(  )
①氢元素 ②一个氢分子③氢气由氢元素组成 ④两个氢元素 ⑤两个氢原子⑥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A.①②③⑥B.②③⑥C.③④⑤D.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同学做“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并收集纯净的气体”的实验.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1)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 ②锥形瓶;
(2)小明要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他将A装置中的导气管a与D装置中的导气管m相连,当装置D中产生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时即达到实验目的;其中,C装置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
(3)该同学想要收集一瓶干燥、纯净的此气体,再进一步验证它的性质,则上述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B
A.a→b→c→d→e→g    B.a→d→e→b→c→g   C.a→e→d→b→c→g    D.a→d→e→c→b→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