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ABCDEF H2CuONa2CO3HClCa(OH)2CO2 中的一种,把部分 物质两两组合进行实验,现象如下表。

混合物质

B+C

C+D

D+E

现象

产生气体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1B C 混合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写化学式,下同),D 物质是_____

2A + F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上述六种物质之间能发生的复分解反应一共有_____个。

4)上述六种物质中,有的物质之间能双向转化,如_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CO2 Ca(OH)2 H2 + CuOCu + H2O Na2CO3 CO2

【解析】

根据C+DD+E产生沉淀,可知D为Ca(OH)2CE分别为碳酸钠和二氧化碳中一个,又根据B+C产生气体,可知C为碳酸钠,B为盐酸,E为二氧化碳,经检验,推到正确。

1)碳酸钠和盐酸混合时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D 物质是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

2A + F 的化学方程式是H2 + CuO Cu + H2O

3)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碳酸钠和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盐酸和氢氧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上述六种物质之间能发生的复分解反应一共有四个。

4)上述六种物质中,有的物质之间能双向转化,如Na2CO3 CO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是_____物质,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g.

2)使一定量接近饱和的A物质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

3t2℃时,分别用50gAB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A_____B(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铝、铜、铁是人类应用广泛的三种金属.

1)汽车生产需要大量钢铁.我市某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请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铝和铜常用于制导线,这是利用铝、铜等金属_____性.

3)金属容易生锈,一种防锈的常用方法是在金属表面喷漆(或涂上油漆).在金属表面喷漆(或涂上油漆)能有效防锈的原因是_____

4)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是因为铝具有“自我保护”作用.金属铝在空气中能“自我保护”的原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探究。向包有Na2O2的脱脂棉中吹气,发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于是他们决定探究脱脂棉燃烧的原因。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

【提出问题】脱脂棉为什么会燃烧?

【查阅资料】

(1)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能与CO2、H2O、HCl气体等物质发生反应,不能与N2发生反应。

(2)人呼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及含量:N2:74%;O2:16%;水蒸气:6%;CO2:4%

(3)CO2既不与NaHCO3反应,也不溶于饱和的NaHCO3溶液。

【猜想与假设】

(1)可能是CO2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2)可能是H2O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3)可能是____________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实验验证】

实验I:验证CO2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同学们用下图所示的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进行实验验证猜想1成立。打开止水夹K,鼓入纯净、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K.注入稀盐酸,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

【解释与结论】

(1)从脱脂棉可燃烧的现象可知它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注入稀盐酸前鼓入纯净、干燥的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装置C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该反应还生成一种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II:验证H2O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1)验证H2ONa2O2反应产生了O2()

(2)验证H2ONa2O2反应能释放出热量,请简述一个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_____

【拓展与应用】保存过氧化钠时应注意______等事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氯化钾、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依据下表数据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g

氯化钾

27.6

34.0

40.0

45.5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0

A. 能表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分别是甲和乙

B. t2℃时,将 15g 丙物质加入 50g 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是 65g

C. 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在 20℃ 40℃之间

D. 氯化钾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氯化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和丙属于氧化物

B. 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 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数目都发生了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数型图像回答:

(1)图一是用盐酸和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反应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向盐酸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mg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 (填离子符号)

(2)图二是20时,取10mL10%的NaOH溶液于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盐酸,随着盐酸的加入,烧杯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关系

由图可知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你的依据为

甲同学用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盐酸反应也能得到相同结论,乙同学认为不严密,因为

(3)图三是a、d、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t1时,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条件下,可用 的方法达到饱和状态

将t2时,150g 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可以析出 g a物质。

(4图托盘天平两边是等质量的铁和镁分别跟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反应时间t与生成氢气质量m的变化关系如图四。

试回答:从开始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天平指针偏转情况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实验后的混合粉末(其中含有铜、氧化铜、少量木炭粉) 回收铜,实验流程设计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操作 1、操作 2、操作 3 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滤液 1 中加入过量铁粉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加入试剂 A 的作用是_____

3)按照实验流程操作回收到的 Cu 不纯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下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YZ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据图回答问题:

(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

(2)该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有___种。

(3)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

(4)X原子构成的物质在该反应中_____(不是”)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