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结合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6%溶液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需要质量分数为30%溶液________g

2)量取:量取所需水时俯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配制出的稀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6%(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3)混匀:将准确量取的溶液和水倒入________(填写一种仪器名称)中,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4)装入棕色瓶中贴好标签(标签中包括过氧化氢溶液和________),密封保存在阴凉处。

【答案】20 大于 烧杯 溶质质量分数6%

【解析】

根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的方法进行分析。

1)计算:需要质量分数为100g×6%÷30%=20 g

2)量取:量取所需水时俯视读数,水的实际体积偏小,则配制出的稀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6%

3)混匀:将准确量取的溶液和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4)装入棕色瓶中贴好标签(标签中包括过氧化氢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6%)。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是酸

D.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最佳实验条件,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干燥混合物1~2.5g进行系列实验。

(查阅资料)①氧化铜()为黑色固体。

②碳还原氧化铜得到的铜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氧化亚铜;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

(进行实验)

实验l:取质量比111的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物1.3g,进行实验。

序号

1-1

1-2

装置

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中混有少量红色固体

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混有极少量黑色物质

实验2:取一定量的混合物,用1-2装置进行实验。

序号

本炭粉与氧化铜的质量比

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2-1

19

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

混有少量黑色物质

2-2

110

混有很少量黑色物质

2-3

111

混有极少量黑色物质

2-4

112

无黑色物质

2-5

113

混有较多黑色物质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2中,证明生成的方程式是_____

2)实验1的目的是_____

3)实验2的结论是_____

(反思与评价)

4)实验2没有进行质量比为114的实验,理由是_____

5)为检验2-4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所需试剂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等质量的镁、铁、锌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的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信息,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图线X表示镁的反应情况

B.铁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最大

C.镁、锌一定过量,铁可能反应完

D.镁一定过量,锌、铁可能反应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在通常情况下,FG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QR都是黑色固体(部分反应条件和生成物已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D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若E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剂、防腐剂,则C的化学式为________,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图中标出的九种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进行分类.一定没有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

4)反应①-⑤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包固体粉末,由NaOH中的三种物质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写出生成无色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补充恰当的实验,即可确定这包固体粉末的成分。需要充实验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设计实验验证加入的NaOH恰好适量,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依据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许多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如复分解反应),往往由易溶物转化为难溶物或难溶物转化为更难溶物的现象。下表为相同温度下某些物质的溶解度:

物质

AgCl

(白色)

(黑色)

(白色)

(白色)

(白色)

(白色)

无色透明

无色透明

溶解度/g

0.2

0.165

16.6

0.0015

21

75.4

1)若在含有氯化银固体的水中加入硫化钠溶液,可能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2)生产硫酸铵化肥的方法之一是:把石膏粉悬浮于水中,不断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立即过滤,滤液经蒸发面得到硫酸铵晶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从上表中寻找两种能够按照上述规律相互转化的物质,写出实验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一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上述变化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上述示意图可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

(3)“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小英家的仓库里,堆放着一袋袋化肥一一碳酸氢铵( NH4HCO3).过了一个夏天,小英发现这种化肥所持有的刺激性气味变得更浓烈了,有些化肥袋里碳酸氢铵变少了,检查发现变少的化肥包装袋没有密封,化肥也没有撒落在地上,更没有人进过仓库开袋使用。

为了探究这些化肥减少的原因,小英在实验室取了一些碳酸氢铵粉末,放在蒸发皿中加热,过一会儿观察到粉末完全消失,同时也闻到了这种刺激性气味.粉末为什么会消失呢?

(1)(提出问题)碳酸氢铵粉末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2)(猜想)①碳酸氢铵粉末在不加热或加热条件下由固态变成它的气态。②碳酸氢铵在不加热或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可能产生的物质有氨气和一些氧化物。

(3)(查阅资料)①碳酸氢铵属于氨肥,不具有升华的性质,说明上述猜想__________ (填序号)不成立;②氨气(化学式NH3)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是碱性,但干燥的氨气不能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剂变蓝;③NO2为红棕色气体。NO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易发生反应:2NO+O2=2NO2

(4)(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适量碳酸氢铵于试管中加热,如图一所示,将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导管口

产生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试管壁上有无色液滴且试纸变蓝,但未见红棕色气体

分解产物中有______,没有__________

②按如图二所示装置继续实验,直到反应完全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解产物中有__________

(5)(应用)①利用氨气的化学性质,请写出实验室检验氨气的方法(写出实验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你家里有碳酸氢铵化肥,你应该如何保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