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发射“嫦娥一号’’的长三甲火箭燃料是偏二甲肼(x),氧化剂是四氧化二氮(N2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N2O4=3N2+2C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  (    )

A.H2      B.CH4    C.C2H8N    D.C2H8N2

D

解析: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灵活运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进行解题。该反应中,反应物中含有4个N,8个O;生成物中已有6个N,2个C,8个O和8个H,还差2个N,2个C,8个H在X中,则X的化学式为C2H8N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1、世人瞩目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1)在“嫦娥一号”卫星的研制和试验过程中,下列课题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ABD

A.研制运载火箭所需要的燃料
B.合成制造卫星的材料
C.确定卫星的运行轨道
D.研制运载火箭外层的耐高温涂料
E.选择卫星发射升空的最佳时间
(2)发射嫦娥一号卫星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第三级采用的燃料是液氢.液氢是氢气在降温到零下253℃液化得到的,液氢体积小便于贮存和运输.请从宏观和微观(分子的观点)两个角度描述氢气液化的过程.
宏观:
降低温度氢气发生物理变化由气态变为液态

微观:
降低温度氢气分子的运动速度减慢,分子间隔变小

(3)在火箭点火时,火箭推进器中的氢气与同时注入的液氧(液态的氧气)反应生成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提供火箭运行所需的能量.请从宏观和微观(分子的观点)两个角度描述氢气与氧气反应的过程.
宏观:
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变化生成了水

微观:
在点燃的条件下,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别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生成一个水分子,许多水分子聚集成水

(4)氢气和氧气可以通过电解水的方法制得.下图为实验室中电解水的装置示意图.请在图中的括号中标示出各物质的名称和电源的正负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萝岗区一模)发射“嫦娥一号”的长三甲火箭燃料是偏二甲肼(X),氧化剂是四氧化二氮(N2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N2O4=3N2+2CO2+4H2O,X的化学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世人瞩目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1)在“嫦娥一号”卫星的研制和试验过程中,下列课题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的是______;
A.研制运载火箭所需要的燃料
B.合成制造卫星的材料
C.确定卫星的运行轨道
D.研制运载火箭外层的耐高温涂料
E.选择卫星发射升空的最佳时间
(2)发射嫦娥一号卫星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第三级采用的燃料是液氢.液氢是氢气在降温到零下253℃液化得到的,液氢体积小便于贮存和运输.请从宏观和微观(分子的观点)两个角度描述氢气液化的过程.
宏观:______;
微观:______
(3)在火箭点火时,火箭推进器中的氢气与同时注入的液氧(液态的氧气)反应生成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提供火箭运行所需的能量.请从宏观和微观(分子的观点)两个角度描述氢气与氧气反应的过程.
宏观:______;
微观:______.
(4)氢气和氧气可以通过电解水的方法制得.下图为实验室中电解水的装置示意图.请在图中的括号中标示出各物质的名称和电源的正负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模拟题 题型:填空题

世人瞩目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1)在“嫦娥一号”卫星的研制和试验过程中,下列课题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的是_______
A.研制运载火箭所需要的燃料 B.合成制造卫星的材料
C.确定卫星的运行轨道 D.研制运载火箭外层的耐高温涂料 E.选择卫星发射升空的最佳时间
(2)发射嫦娥一号卫星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第三级采用的燃料是液氢。液氢是氢气在降温到零下253℃液化得到的,液氢体积小便于贮存和运输。请从宏观和微观(分子的观点)两个角度描述氢气液化的过程。宏观:          ;微观:        
(3)在火箭点火时,火箭推进器中的氢气与同时注入的液氧(液态的氧气)反应生成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提供火箭运行所需的能量。请从宏观和微观(分子的观点)两个角度描述氢气与氧气反应的过程。宏观:_____________;微观:______________。
(4)氢气和氧气可以通过电解水的方法制得。下图为实验室中电解水的装置示意图。请在图中的括号中标示出各物质的名称和电源的正负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8年中考化学综合训练试卷(1)(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世人瞩目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1)在“嫦娥一号”卫星的研制和试验过程中,下列课题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A.研制运载火箭所需要的燃料
B.合成制造卫星的材料
C.确定卫星的运行轨道
D.研制运载火箭外层的耐高温涂料
E.选择卫星发射升空的最佳时间
(2)发射嫦娥一号卫星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第三级采用的燃料是液氢.液氢是氢气在降温到零下253℃液化得到的,液氢体积小便于贮存和运输.请从宏观和微观(分子的观点)两个角度描述氢气液化的过程.
宏观:;
微观:
(3)在火箭点火时,火箭推进器中的氢气与同时注入的液氧(液态的氧气)反应生成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提供火箭运行所需的能量.请从宏观和微观(分子的观点)两个角度描述氢气与氧气反应的过程.
宏观:;
微观:.
(4)氢气和氧气可以通过电解水的方法制得.下图为实验室中电解水的装置示意图.请在图中的括号中标示出各物质的名称和电源的正负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