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下列几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且前者是后者溶质的是(  )
A.CaO、石灰水B.稀盐酸、浓盐酸C.H2SO4、稀硫酸D.冰、冰水混合物

分析 由题意可知:CaO属于化合物,石灰水属于混合物,但是石灰水的溶质是氢氧化钙;稀盐酸、浓盐酸都属于混合物,H2SO4属于化合物,稀硫酸属于混合物,溶质是H2SO4;冰、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都属于纯净物,

解答 解:A、CaO属于化合物,石灰水属于混合物,但是石灰水的溶质是氢氧化钙,故选项错误;
B、稀盐酸、浓盐酸都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H2SO4属于化合物,稀硫酸属于混合物,溶质是H2SO4;故选项正确;
D、冰、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都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和溶液的组成,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枝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水中,蜡烛会浮在水面.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a处(填字母)的火柴梗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发现问题]燃着的蜡烛在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李明同学对此很感兴趣,提出了如下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①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②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③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验证](1)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①(填序号).
(2)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发现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水蒸气.
(3)熄灭蜡烛,并立即用燃着的木条伸到白烟处(不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这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为假设③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①②,因为二氧化碳、水蒸气都不具有可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称量固体
C.
量取液体
D.
药品取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能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 $\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Mn02、CuO外,Fe203也可以作KClO3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并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实验药品分解温度(℃)
KC103580
KC1O3、MnO2(质量比1:1)350
KC1O3、CuO(质量比1:1)370
KC1O3、Fe2O3(质量比1:1)39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由实验①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Mn02
(3)小红在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误把高锰酸钾作为二氧化锰而加入试管中,她这样做导致的实验结果是生成氧气的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降低碳排放的方法有多种,例如硅在氧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且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硅对环境污染程度低,可以把硅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硅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4.
(2)下列做法中“低碳经济”理解不正确的是(填序号)②④
①长时间不用电脑时关闭电源,出行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③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④低碳生活就是回到苦行僧般的生活
(3)写出硅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frac{\underline{\;点燃\;}}{\;}$SiO2 属于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青花瓷瓶
B.

塑料水杯
C.

纯棉毛巾
D.
真丝围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现有下列仪器:①胶头滴管;②铁架台;③烧杯;④广口瓶;⑤托盘天平;⑥玻璃棒.请用序号回答:
(1)称量固体药品的是⑤;
(2)用于搅拌液体的是⑥;
(3)用于较大量液体的反应容器的是③;
(4)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①;
(5)可以起固定支撑作用的仪器的是②;
(6)通常用于固体药品保存的是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区分下列物质的两个设计方案都合理的是(  )
选项ABCD
区分的物质苏打和小苏打硝酸铵和硫酸钾黄金和假黄金
(铜锌合金)
黑醋和酱油
第一方案分别加水分别与熟石灰研磨闻气味观察颜色闻气味
第二方案分别加入稀盐酸分别加水制成溶液,触摸容器外壁取样,分别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颜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