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人类的第二杀手心脑血管疾病,给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这类疾病患者大多属于酸性体质,应经常食用碱性食品.根据下表中的信息,这类患者应经常食用的食品为(  )
食物    葡萄    牛奶    苹果  豆制品
pH  3.5一4.5  6.3-6.6  2.9-3.3  7.4一7.9
A.豆制品B.苹果C.牛奶D.葡萄

分析 根据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根据题意,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大多属于酸性体质,应经常食用碱性食品.
A、豆制品的pH为7.4一7.9,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
B、苹果的pH为2.9-3.3,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C、牛奶的pH为6.3-6.6,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D、葡萄的pH为3.5一4.5,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顺利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回答:
(1)已知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Ag+、K+、Cu2+、Cl-、OH-、NO3-、CO32-等八种离子中的几种,取给溶液少许,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则原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K+
(2)CaCl2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会生成CaCO3白色沉淀.为表示这个反应小柯和小妍分别写出了下面两个反应方程式:
小柯:CaCl2+NaHCO3=CaCO3+NaCl+HCl
小妍:CaCl2+2NaHCO3=CaCO3+2NaCl+CO2+H2O
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你认为哪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合理,并简述理由.甲不合理;因为甲的生成物中的CaCO3将与HCl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杂质除杂质的试剂和方法
ANaOHNa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蒸发
BCaOCaCO3高温煅烧后冷却
CFeCl2CuCl2溶解,过滤,蒸发
DZnCu加入足量稀盐酸后过滤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实验所残留的物质可以用稀盐酸除掉的是(  )
①氢气还原氧化铜后残留在试管上的红色物质
②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后附在试管壁上的白色物质
③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盛有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上附着的红褐色物质
④稀硫酸溶液滴入盛有硝酸钡溶液的试管上附着的白色物质
⑤碳酸钠溶液滴入盛有氯化钡溶液的试管上附着的白色物质.
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同学对“菠菜中富含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与豆腐同食会引起结石”的说法产生了兴趣.
探究一:菠菜里是否含有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
①可溶的草酸盐、碳酸盐能与CaCl2溶液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草酸钙(CaC2O4)、碳酸钙.
②醋酸(化学式用HAc表示)不与草酸钙反应,但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盐.

根据流程回答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过滤.
(2)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把可溶性的碳酸盐和草酸盐转化为沉淀.
(3)已知气体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Ac═Ca(Ac)2+H2O+CO2↑.
【实验结论】菠菜里含有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
探究二:不同温度下,草酸钙分解的产物是否相同?
已知下列事实:
①草酸钙高温完全分解得到两种气态氧化物和一种固态氧化物.
②12.8g的草酸钙分解过程中温度与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乙图所示.根据上述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4)草酸钙高温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O4$\frac{\underline{\;高温\;}}{\;}$CaO+CO↑+CO2↑.
(5)通过上图数据分析,400℃-500℃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2O4$\frac{\underline{\;高温\;}}{\;}$CaCO3+CO↑;700℃时剩余固体的成分是CaCO3和Ca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向下表中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不符合如图曲线描述的是(  )
序号
1硝酸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氢氧化钾溶液
2铜和锌的合金稀硫酸
3久置空气中的铝片稀盐酸
4含有碳酸钠的氢氧化钠溶液稀硝酸
5盐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硝酸钡溶液
A.2、5B.1、3、4C.1、2、4D.1、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2013年3月底,上海、安徽等地出现H7N9新型流感病毒,严重威胁了人们的健康,其治疗的有效药物达菲,可以用莽草酸(C7H10O5)制取.下列有关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莽草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莽草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莽草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7:10:5D.每个莽草酸分子里含有5个氢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校兴趣小组对Na2CO3和NaHCO3的性质进行进一步研究,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问题.
【资料查阅】
1.20℃时,Na2CO3、NaHCO3的溶解度分别为21.5g和9.6g
2.碳酸氢钠在270℃时会分解生成Na2CO3、H20和CO2,而Na2CO3受热不易分解.
【实验探究】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性
20℃时,取2只烧杯,均加入50g水,分别加入5gNa2CO3和NaHCO3,充分搅拌后静置,则观察到的现象是:碳酸钠完全溶解,碳酸氢钠部分溶解.
比较两种物质的酸碱性
取2只试管,分别取实验一中的少量Na2CO3和NaHCO3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均显蓝色,说明溶液都是碱性的.要比较二者的碱性强弱,可以分别测溶液的pH.
比较两种物质的热稳定性
设计如图1装置:小试管套装在带有支管的大试管中,整套装置气密性好,其他装置略去.
(1)为确保安全,实验结束时,在熄灭酒精灯前必须完成的操作是把把A、B试管中的导管移出液面.

(2)现象与结论:
装有碳酸氢钠的试管口生成较多的无色小液滴;试管A和试管B中澄清石灰水只有A(填“A”或“B”)中变浑浊,写出碳酸氢钠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 O+CO2↑.
结论:在受热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
(3)反思与讨论:
加热大试管时,碳酸钠的受热温度会高于碳酸氢钠.这能否准确地说明“在受热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这一结论?能_(填“能”或“否”),理由是碳酸钠受热的温度更高却没分解,说明受热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
比较与盐酸反应生成相同体积二氧化碳气体的快慢
取碳酸氢钠粉末a克放入如图2Ⅰ装置的锥形瓶中,取碳酸钠粉末b克放入另一相同装置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的盐酸(足量).相同的条件下,分别通过图2Ⅱ装置测量出生成气体的体积,经过转换处理,得到时间-质量关系曲线如图2Ⅲ所示.
(1)已知二氧化碳不溶于该油层,图2Ⅱ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防止部分的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实验误差.
(2)数据分析:根据图2Ⅲ数据,计算a和b的质量a=8.4g  b=10.6g(要有计算过程).
(3)结论:在相同的条件下,生成相同体积的二氧化碳,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比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快.
(4)反思与讨论:实验中“取碳酸氢钠a克、碳酸钠b克”的目的是生成相同体积的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化学概念间在逻辑上有如图所示的部分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B.分解反应与置换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C.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